[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轴承表面处理的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58438.7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33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鹏;洪晓丽;许永贵;朱勤;梅厉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家瑞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6 | 分类号: | B24B5/36;B24B5/35;B24B41/06;B24B41/00;B24B55/12 |
代理公司: | 合肥锦辉利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0 | 代理人: | 王利利 |
地址: | 234300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开发区管委会唐河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轴承 表面 处理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轴承直径大小不同,夹持和更换花费时间长,降低加工效率;轴承打磨时,也易出现灰尘扬起,金属碎屑飞溅造成工作台面混乱的问题,具体是一种用于轴承表面处理的打磨装置,包括操作台、电机、转轴,电机固定安装在操作台上端外表面的左侧位置,且其输出端套接有转轴,转轴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呈梯形结构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块和锁止机构,便于对不同直径大小轴承进行快速限定和夹持,实用性强;通过设置打磨组件,可通过简单调节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轴承打磨,同时,不仅可减少打磨时灰尘扬起,而且方便对金属碎屑收集,减少工作台面的混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轴承表面处理的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为了能够降低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轴承自身也要打磨的很光滑;
但其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轴承直径大小不同,夹持和更换花费时间长,过程繁琐,而为了适应不同直径大小轴承打磨所需,打磨头位置也需及时调整,无形中增加工作量,降低加工效率;并且轴承打磨时,也易出现灰尘扬起、金属碎屑飞溅造成工作台面混乱的情况;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轴承表面处理的打磨装置,通过设置限位块和锁止机构,便于对不同直径大小轴承进行快速限定和夹持,实用性强;通过设置打磨组件,可通过简单调节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轴承打磨,同时,不仅可减少打磨时灰尘扬起,而且方便对金属碎屑收集,减少工作台面的混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轴承表面处理的打磨装置,包括操作台、电机、转轴,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操作台上端外表面的左侧位置,且其输出端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呈梯形结构的限位块,所述操作台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呈V形结构的限位槽,且限位槽下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限位槽内部设置有打磨组件,且打磨组件的上端延伸至操作台的上端,轴承限定在所述打磨组件的内部,所述限位块贯穿至轴承内部并与锁止机构连接;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凹形卡块、三角抵块、抵杆、推杆和金属折片,所述凹形卡块的开口与限位块相对,所述三角抵块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三角抵块均分别通过抵杆活动安装在凹形卡块内部的上下位置并呈对称,所述三角抵块一侧呈倾斜面设置,且其倾斜面与梯形结构的限位块的对立面相贴,两组所述抵杆贯穿并延伸至凹形卡块上下端外表面,所述三角抵块靠近凹形卡块内表面的一端并位于抵杆左右侧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推杆,且推杆远离三角抵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金属折片,所述推杆的一端与金属折片的中间折弯处固定连接,所述凹形卡块的内表面与金属折片折弯处对立的位置开设有矩形槽,且金属折片的折弯处插接在矩形槽的槽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抵杆贯穿至凹形卡块的一端与轴承内表面相贴合的弧形面结构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上端呈扁平状,且其金属折片弯折形状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组件包括夹持框、限位球一、打磨球和挡板,所述夹持框左侧纵剖面呈V形结构,所述夹持框下端三分之一的部分限定在限位槽的内部并延伸至活动槽的内部,所述夹持框前后端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均等距离固定安装有若干组限位球一,所述夹持框内表面前后端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呈弧形结构的凹槽,且凹槽的内部等距离设置有三组打磨球,轴承贯穿在夹持框内部,轴承前后端外表面与打磨球相贴,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挡板呈倾斜对称固定并安装在夹持框上端外表面的前后位置,且挡板的倾斜角度与夹持框边框的倾斜角度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的内表面的前后位置均等距离固定安装有限位球二,所述限位球二与限位球一错位安装并相互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家瑞轴承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家瑞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584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