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造用上下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60564.6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18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波;韩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市恒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21/08 | 分类号: | B22C21/08;B22C21/10;B22C9/02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3160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用上 结构 | ||
一种铸造用上下模结构,包括上模与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通过沙围成工件型腔,上模包括上模翻边,在上模翻边处加工上锁紧面与上导向面,在上模翻边处左侧连接带有上U型槽的上凸沿,下模包括下模翻边,在下模翻边处加工下锁紧面与下导向面,在下模翻边左侧连接带有下U型槽的下凸沿,在下凸沿处还安装锁紧件。工作时,通过上、下锁紧面与上下导向面的匹配,将上下模进行精准定位,通过锁紧件锁紧。通过精准定位,使得上模腔与下模腔的形成的工件型腔精度大大提高,减少设计余量,同时锁紧件的翻转式设计方便操作人员的使用及减少操作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用上下模结构。
背景技术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作时间,铸造是现代装置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机械设备的生产离不开铸造工艺,特别是在制作大型工件的时候经常会用到铸造件,如注塑机的模板,齿轮箱的壳体等。
在铸造时通过上下上下沙箱的结合,形成一定的浇铸空间,即工件型腔,铁水进入到型腔,冷却成型后,得到铸件。上下沙箱的定位对工件的浇铸精度有直接影响,目前的上下沙箱的定位基本通过操作人员的劳动经验,对铸件的产品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铸造用上下模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铸造用上下模结构,包括上模与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通过沙围成工件型腔,上模包括上模翻边,在上模翻边处加工上锁紧面与上导向面,在上模翻边左侧连接带有上U型槽的上凸沿,下模包括下模翻边,在下模翻边处加工下锁紧面与下导向面,在下模翻边左侧连接带有下U型槽的下凸沿,在下凸沿处还安装锁紧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锁紧面与所述下锁紧面匹配,所述上导向面与所述下导向面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件包括固定在下凸沿下面的底座,底座对称分布在下U型槽的两侧,穿过底座的转动轴,与转动轴活动连接的锁紧轴,锁紧轴位置与下U型槽匹配,锁紧轴上部旋合锁紧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内侧,在转动轴上套垫圈进行轴向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安装定位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凸沿下面安装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结构通过在上下模上加工翻边,在翻边处形成锁紧面和导向面,在上模往下安装时,通过上下锁紧面和导向面匹配,使得上下沙箱精准定位,使得工件型腔匹配精度提高,提升铸件产品的质量。同时锁紧件的翻转式设计,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提高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上下模合模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铸造用上下模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图1局部侧视图;
图4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中:1、上模;11、上模翻边;111、上锁紧面;112、上导向面;113、上凸沿;114、上U型槽;2、下模;21、下模翻边;211、下锁紧面;212、下导向面;213、下凸沿;214、下U型槽;3、工件型腔;4、锁紧件;41、锁紧螺母;42、转动轴;43、底座;44、锁紧轴;45、垫圈;46、定位销;5、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市恒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舟山市恒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605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新型治疗灯
- 下一篇:一种软接触式胶囊机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