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干化机余热梯级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66637.2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64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晖;丁卉;王忠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辰衡(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01K27/00;F01K2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尊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54 | 代理人: | 赖林东 |
地址: | 20094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干化机 余热 梯级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机余热梯级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污泥干化工艺系统、余热换热系统、第一ORC发电系统、第二ORC发电系统、吸收式制冷系统、吸收式热泵系统、公共设施供热系统、公共设施供冷系统、第一冷凝器冷却水系统、第二冷凝器冷却水系统和第三冷凝器冷却水系统,其中污泥干化工艺系统包括干化机、疏水阀和冷凝罐,干化机顶部设有蒸汽热源进口和污泥进口,污泥进口上部有乏气箱,干化机底部设有两个冷凝排水口,两个冷凝排水口分别连接一个疏水阀。本实用新型可利用污泥干化机的蒸汽热源的余热发电、公共供热和公共供冷,利用混合载气的余热提供蒸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冷热电联产的灵活性,节能环保,满足电网服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干化机余热回收冷热电联产系统,尤其还涉及一种用于热回收的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步伐的飞速发展,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的排放量和处理量日益增多,污泥产量因此急剧增加。由于污泥在农用、填埋、投海等方面的各种限制条件和不利因素日益突出,而污泥干化焚烧将成为最主要、最理想的处置方式。
现有以蒸汽为热源的污泥干化机冷凝排水口排出的高温冷凝疏水,经疏水阀汽液分离后,直接排入冷凝罐,部分闪蒸到大气环境中,降温后的冷凝疏水少部分用来进一步干化污泥,大部分降温至60摄氏度后做为厂区的生活用水,且污泥中产生的水蒸汽、恶臭气体和逃逸粉尘等混合载气也可以通过有效手段,进行余热回收再利用。本发明旨在保证干化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对其工艺流程中所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实现冷热电联产,不但节约燃料,且有效地解决了公共供热、公共供冷和蒸汽供应的问题,提高了社会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随着断断续续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发电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为了维持电网的稳定,对可调度发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与成熟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集成的灵活冷热电联产是必要的,其不但能够响应不断变化的电网条件,满足电网服务要求;且能够在部分负荷条件下保持高的系统效率,并具有快速加减载运行的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污泥干化机余热梯级回收利用系统,可利用污泥干化机的余热发电、公共供热、公共供冷和蒸汽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冷热电联产的灵活性,节能环保,满足电网服务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机余热梯级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污泥干化工艺系统、余热换热系统、第一ORC发电系统、第二ORC发电系统、吸收式制冷系统、吸收式热泵系统、公共设施供热系统、公共设施供冷系统、第一冷凝器冷却水系统、第二冷凝器冷却水系统和第三冷凝器冷却水系统,其中所述污泥干化工艺系统包括干化机、疏水阀和冷凝罐,干化机顶部设有热源进口和污泥进口,污泥进口上方设有乏气箱,干化机底部设有两个冷凝排水口,两个冷凝排水口分别连接一个疏水阀,多组疏水阀排出的冷凝疏水汇集,连接至冷凝罐,冷凝罐底部出水口汇入工厂的生活用水管道,此为未经过余热回收的冷凝疏水管路连接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余热换热系统,包括余热换热器、第一蒸发器、第一预热器和高温循环泵,所述余热换热器热水侧的进口连接至疏水阀出口汇集点,不再进入冷凝罐,所述余热换热器热水侧出口与第一蒸发器的热源侧入口连接,第一蒸发器热源侧出口与第一预热器热源侧入口连接,第一预热器热源侧出口与高温循环泵进口连接,高温循环泵出口与余热换热器热水侧入口连接,余热换热系统中设有膨胀罐,通过余热换热系统实现干化机冷凝疏水的第一级余热回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ORC发电系统,包括第一膨胀机、第一预热器、第一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一工质泵组成,第一膨胀机、第一冷凝器工质侧接口、第一工质泵和第一预热器工质侧接口、第一蒸发器的工质侧接口依次相连,组成高温ORC发电系统,实现第一级余热发电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辰衡(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辰衡(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66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胰岛素针筒的高效自动组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拆式月饼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