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67437.9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58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中元;陈兵斌;罗衡平;明创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富航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5 | 分类号: | H01M50/15;H01M50/169;H01M50/188;H01M50/516 |
代理公司: | 广东东莞市中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61 | 代理人: | 姚美叶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常福工***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盖 组件 二次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其中,顶盖组件包括两个电极组件、顶盖板;每一电极组件包括极柱、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极柱包括基体部、延伸部;第一固定件设有主体部,主体部设有极柱引出孔和隔离部;延伸部向上穿出极柱引出孔,隔离部遮住基体部。第二固定件通过注塑成型包覆第一固定件和极柱,主体部与隔离部的连接处设有嵌接孔,注塑时,塑胶从嵌接孔流入极柱与第一固定件之间形成连接部。隔离部设有焊接部,注塑成型后,延伸部的顶部伸出第二固定件,焊接部伸出第二固定件的底部焊接于顶盖板。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有效提高二次电池的结构安全性,提高产品良率及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一般包括顶盖板以及极柱。极柱包括基体部和延伸部,基体部的横截面积大于延伸部的横截面积;顶盖板开设有通孔,基体部的横街面积大于通孔的孔径。装配时,基体部抵在顶盖板的下表面(即:基体部位于顶盖板的下方,安装后壳体的内部),延伸部穿过通孔后利用卡簧或者铆接的方式固定于顶盖板,从而将极柱和顶盖板相互固定。
然而,由于延伸部与顶盖板利用卡簧或者铆接的固定方式,其固定力度较小,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出现极柱与顶盖板分离的现象,从而导致二次电池的结构安全性较低,降低了二次电池的使用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极柱与顶盖板分离,提高二次电池的结构安全性,提高产品良率及生产效率的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顶盖组件,包括:两个电极组件、顶盖板以及绝缘塑胶支架;所述顶盖板与所述绝缘塑胶支架相互固定,两所述电极组件均至少部分穿入所述顶盖板内与所述顶盖板焊接固定;
每一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极柱、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所述极柱包括基体部以及延伸部;所述基体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延伸部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固定件为金属件,且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中间开设有极柱引出孔,边缘向下延伸形成隔离部;所述延伸部向上穿出所述极柱引出孔,所述主体部覆盖在所述基体部上方,所述隔离部围在所述基体部的外周;
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注塑成型包覆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极柱,并将所述极柱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互隔离绝缘;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隔离部的连接处设有嵌接孔,所述第二固定件注塑成型时,塑胶从所述嵌接孔流入所述极柱以及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形成连接部;所述隔离部向下延伸形成焊接部,所述第二固定件注塑成型后,所述延伸部的顶部伸出所述第二固定件,所述焊接部延伸出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板上开设有两个电极引出孔,每一个所述电极组件安装于所述顶盖板的上表面,并覆盖相应的所述电极引出孔;每一个所述电极引出孔的外周形成有收容槽收容所述电极组件的底部;且所述收容槽内设有焊接孔供所述焊接部穿入焊接,所述焊接孔为贯穿孔或盲孔。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板的底面设置有焊接槽,所述焊接槽设置在每一个所述电极引出孔的外周;所述绝缘塑胶支架对应每一个所述电极引出孔的位置均开设有极柱过孔,所述绝缘塑胶支架的顶面设置有焊接柱,所述焊接柱设置在每一个所述极柱过孔的外周;所述顶盖板与所述绝缘塑胶支架组装时,所述焊接柱插入所述焊接槽内再通过超声波焊接熔接的方式相互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槽为倒锥形槽。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电极引出孔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有环形挡止部以及连接所述环形挡止部的环形凸缘,所述环形挡止部位于所述收容槽内,夹在所述极柱与所述收容槽的底壁之间;所述环形凸缘位于所述电极引出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注塑成型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底部形成有定位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两个所述电极引出孔之间;所述安装孔的底部开口安装有防爆阀,顶部开口安装有保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富航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富航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674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减水剂生产的破碎装置
- 下一篇:新型烟支水平扶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