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74441.8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98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华;徐立新;徐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合得利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B29B13/10;B02C4/02;B02C23/14;B02C2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朱才永 |
地址: | 448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细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涉及轮胎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框架,底座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输送机本体,两个第一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均与输送机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它能够通过设置破碎机构,可以对较大的废旧轮胎颗粒进行高精度挤压破碎处理,使得废旧轮胎加工成较小的颗粒状,便于后续轮胎回收工作的进行,通过设置筛分机构,能够对加工不彻底的轮胎颗粒进行回收重复加工,进一步的提高轮胎回收工作的效率,通过设置橡胶垫片,能够对辊压机本体进行震动保护,避免辊压机本体运行时产生轻微震动导致辊压机本体固定不稳定的情况出现,通过设置固定拉杆,能够对第一输送带进行加强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物流业高速发展,我国的私家车保有量和货车的数量逐年提高,车辆数量的增加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汽车轮胎的消耗和磨损也产生了很多废旧轮胎,废旧轮胎的处理一般是对其进行挤压粉碎之后用作于工业炼油方向。
目前对废旧轮胎的挤压粉碎工作中,一般是采用辊压机对废旧轮胎加工成颗粒,参考专利文件CN211415901U,此专利文件提出的方案中,注重于对废旧轮胎加工设备的进料方式进行描述,并不具备对不合格的颗粒进行筛分回收再加工的功能,使得设备的加工效率较为低下,影响废旧轮胎回收的工作产量;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细胶粉对辊生产线,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框架,所述底座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输送机本体,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均与所述输送机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机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输送机出料口,所述底座本体的上方设置有破碎机构,所述底座本体的上方设置有筛分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辊压机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辊压机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辊压机进料口,所述输送机出料口的下端位于所述辊压机进料口的内部,所述辊压机本体的正侧面开设有辊压机出料口,所述辊压机本体的正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带位于所述辊压机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拉杆,两个所述固定拉杆的上端均与所述辊压机本体的正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筛分机构包括一个第二支撑框架、两个第三支撑框架和一个回料皮带,所述回料皮带的上端位于所述辊压机进料口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框架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回料皮带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右方,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框架。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缓冲框架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筛分机和第二筛分机,所述第二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一筛分机的上方,所述第三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二筛分机的上方,所述第一筛分机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负压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筛分机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负压管,所述第一筛分机和所述第二筛分机的正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筛分机出料口,两个所述筛分机出料口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位于所述回料皮带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回料皮带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回料挡板,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后方设置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回料皮带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合得利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合得利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74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线添加功能性改性剂的聚酯熔体加工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标识的单J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