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泉涌式热水壶的上水密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78252.8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76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桂林;林望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雷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泉涌 水壶 上水 密封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泉涌式热水壶的上水密封机构,包括有进水管、出水管和单向密封组件,所述的单向密封组件包括有密封套、阀芯和复位弹簧,所述的密封套设置于出水管内,密封套为弹性的密封套,所述的密封套包括有相互分体的上密封套和下密封套,上密封套内设置有第一流道,下密封套内设置第二流道,上密封套和下密封套轴向连接并使得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连通;所述的阀芯与上密封套的上端内壁密封配合;所述的下密封套的下端内壁与进水管的插入端构成插入式活动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相互分体的上密封套和下密封套,防止密封套在进水管拔出时受力变形,从而提高了阀芯与上密封套的密封性,防止出现漏水滴落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泉涌式热水壶,具体是指一种泉涌式热水壶的上水密封机构。
背景技术
泉涌式热水壶一种从水壶底部泉涌上水的新式热水壶,因上水方式新颖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欢迎。泉涌式热水壶的耦合器包括有设置在热水壶底座上供电座、以及设置于热水壶底部的与所述供电座耦合连接的温控器。其中上水密封机构是耦合器中完成底部上水的功能部件,其结构包括位于供电座中心的进水管、位于温控器中心的出水管、以及用于进水管向出水管单向供水的单向密封组件。当热水壶置于热水壶底座上时,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构成插接密封,需要上水时,打开供水泵,水流依次通过进水管、单向密封组件和出水管进入到水壶内部,完成上水动作。而水壶烧开后,需要提起水壶进行倒水时,进水管和出水管相互分离,但是由于单向密封组件的设置,使得水壶内部的水不会从出水管处泄漏出去。
现有技术中,泉涌式热水壶的上水密封机构有以下文献: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8491759 U的一种密封效果好的泉涌式热水壶的温控装置,该方案通过一个钢珠与密封管进行配合,形成单向密封。但是其存在的缺点是:一方面,其密封管采用的弹性材料,如硅胶等,而进水管的插入端是插入到密封管的下部接口处,在热水壶拿起的过程中,进水管的插入端与密封管的下部接口分离,二者分离的力会同时会传递并扯动密封管与钢珠之间的密封面,导致二者变形,从而影响单向密封效果,使得水壶内的水会滴漏,一旦该滴漏的水接触到热水壶底座的供电座的导电圈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该现有技术的密封管与进水管插接配合的密封壁是一个上端开口的环形壁,该环形壁的内侧在上水时也会进行蓄水,而当热水壶拿起时,同样受到进水管分离的力的扯动,该环形壁也会发生变形,蓄积在其内的水会溢出并滴漏下来,同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泉涌式热水壶的上水密封机构,尤其解决在热水壶拿起时进水管分离的过程中,保障单向密封效果,防止出现漏水滴落的安全隐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泉涌式热水壶的上水密封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有进水管、出水管和单向密封组件,所述的单向密封组件包括有密封套、阀芯和复位弹簧,所述的密封套设置于出水管内,密封套为弹性的密封套,
所述的密封套包括有相互分体的上密封套和下密封套,上密封套内设置有第一流道,下密封套内设置第二流道,上密封套和下密封套轴向连接并使得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连通;
所述的阀芯与上密封套的上端内壁密封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雷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雷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782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窥镜偏振光光学适配器
- 下一篇:一种筛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