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科拔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80325.7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75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郗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郗传荣 |
主分类号: | A61B17/92 | 分类号: | A61B17/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1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拔钉装置,涉及医用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卡钳和拔钉组件,所述卡钳通过L形连接杆与拔钉组件连接,所述卡钳的顶面与L形连接杆的竖直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L形连接杆的竖直杆外表面套设有杆套,所述杆套通过斜杆与固钉件固定连接,所述固钉件设置于卡钳外部且与卡钳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固钉件呈不完全圆环状,所述固钉件的两端内表面与卡钳的距离逐渐变小;本实用新型,将钉子顶端一侧与卡钳的V形槽的两条侧壁抵接,通过转动杆套,进而带动斜杆和斜杆另一端的固钉件转动,调节固钉件至与钉子顶端另一侧抵接,从而更好的固定钉子,防止拔钉过程中钉子脱落,拔钉效果好,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科拔钉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
现有的骨科拔钉装置对钉子的固定效果差,拔钉时容易脱落,导致拔钉效果差,不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拔钉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骨科拔钉装置,包括卡钳和拔钉组件,所述卡钳通过L形连接杆与拔钉组件连接,所述卡钳的顶面与L形连接杆的竖直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L形连接杆的竖直杆外表面套设有杆套,所述杆套通过斜杆与固钉件固定连接,所述固钉件设置于卡钳外部且与卡钳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固钉件呈不完全圆环状,所述固钉件的两端内表面与卡钳的距离逐渐变小。
优选的,所述卡钳靠近固钉件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固定钉子的V形槽。
优选的,所述卡钳和固钉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为尖头。
优选的,所述拔钉组件包括长杆、螺纹杆、滑块和摇动手柄,所述长杆靠近的卡钳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长杆的一侧与L形连接杆的水平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表面贯穿开设有与螺纹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滑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长杆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贯穿长杆且延伸至长杆上方与摇把手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长杆底部靠近卡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绑缚组件。
优选的,所述绑缚组件包括绑缚板,所述绑缚板呈半圆弧状,所述绑缚板远离长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松紧带。
优选的,所述绑缚板的亲肤侧粘接有海绵垫。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拔钉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钉子顶端一侧与卡钳的V形槽的两条侧壁抵接,通过转动杆套,进而带动斜杆和斜杆另一端的固钉件转动,调节固钉件至与钉子顶端另一侧抵接,从而更好的固定钉子,防止拔钉过程中钉子脱落,再通过摇把手柄带动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滑块向上移动,滑块通过L形连杆与卡钳固定连接,即带动卡钳上升,达到拔钉的目的,拔钉效果好,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绑缚板固定于患者腿部或手臂拔钉处,通过松紧带调节松紧度,绑缚效果好,提升了该装置的拔钉能力,进一步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绑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卡钳和L形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固钉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郗传荣,未经郗传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803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