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涵洞的排水钢箱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81744.2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73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祥;李乃霖;赵文杰;姜晓波;李宣;赵洪壮;李俊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瑞博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59 | 代理人: | 孙丽;杜树华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涵洞 排水 钢箱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跨涵洞的排水钢箱涵装置。一种跨涵洞的排水钢箱涵装置,所述排水钢箱涵包括箱涵本体,所述箱涵本体由四块长方形钢板焊接而成通透的箱状管涵,所述箱涵本体上部内壁的四个角处分别焊接有吊耳,所述吊耳中开设有吊孔,涵洞相对两涵洞侧壁上预留有与箱涵本体相匹配的安装孔道,所述安装孔道的相对两侧壁和底面均预埋有预留钢板,箱涵本体与预留钢板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跨涵洞的排水钢箱涵装置,可以简化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更好的保证施工安全控制;在地面进行排水钢箱涵的加工降低施工作业难度,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避免了高处作业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跨涵洞的排水钢箱涵装置。
背景技术
进行涵洞施工过程中,涵洞上部需要设置排水箱涵,现有的方法为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采用该方法进行施工时,需要先人工进行钢筋绑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工序多,作业难度大,存在安全风险,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施工,施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方式施工作业工序多,作业难度大,存在安全风险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涵洞的排水钢箱涵装置,采用预制钢箱涵,并通过焊接与涵洞进行固定,减少涵洞现场施工工序,降低施工作业难度和安全风险。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跨涵洞的排水钢箱涵装置,所述排水钢箱涵包括箱涵本体,所述箱涵本体由四块长方形钢板焊接而成通透的箱状管涵,所述箱涵本体上部内壁的四个角处分别焊接有吊耳,所述吊耳中开设有吊孔,涵洞相对两涵洞侧壁上预留有与箱涵本体相匹配的安装孔道,所述安装孔道的相对两侧壁和底面均预埋有预留钢板,箱涵本体与预留钢板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道的长为0.5m,宽为1.5m,高为1.0m。
进一步的,所述箱涵本体的长为5m,宽为1.5m,高为1.0m。
进一步的,所述吊耳的尺寸为250mm×150mm,吊耳与箱涵本体的搭接长度为100mm。
进一步的,所述预留钢板的厚度为1cm。
进一步的,所述涵洞侧壁的厚度为0.5m,涵洞顶板的厚度为0.5m,涵洞长为15m,涵洞宽为5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跨涵洞的排水钢箱涵装置,可以简化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更好的保证施工安全控制;在地面进行排水钢箱涵的加工降低施工作业难度,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避免了高处作业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钢箱涵安装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钢箱涵安装纵断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钢箱涵安装横断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钢箱涵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孔道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孔道断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钢箱涵与预留钢板焊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耳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涵本体,2-涵洞,3-吊耳,4-吊孔,5-安装孔道,6-预留钢板,7-涵洞侧壁,8-涵洞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817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表模拟实际工况测试台
- 下一篇:一种水果罐头加工用水的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