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83965.3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79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倪丽君;高明;吴苏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倪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周姗姗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春申路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流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包括沉淀井和过滤井,所述沉淀井和过滤井之间通过水泵和水管相互连通,所述过滤井的顶部固定安装数根滤水绳,所述过滤井的内部还横向设置有隔板和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隔板的下方,所述滤水绳贯穿隔板并延伸至隔板的底部,所述隔板的顶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绕滤水绳做圆周运动,所述转杆靠近滤水绳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毛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雨污分流装置对初期雨水引流并进行雨污分离处理,减小水处理负担、提升水处理针对性,可以有效的控制污染物的同时完成污染物和雨水的分离排放,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修且位于安装与地下,不影响美观,也节约了地上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建设已经改变了原始下垫面的结构,大量硬质地面取代了具有渗透能力的天然地面,导致雨水通过径流排入管网,对管网造成冲击,出现大量内涝的情况。同时,雨水径流对硬质下垫面的冲刷作用使大量污染物进入排放水体,导致了较为严重的面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包括沉淀井和过滤井,所述沉淀井和过滤井之间通过水泵和水管相互连通,所述过滤井的顶部固定安装数根滤水绳,所述过滤井的内部还横向设置有隔板和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隔板的下方,所述滤水绳贯穿隔板并延伸至隔板的底部,所述隔板的顶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绕滤水绳做圆周运动,所述转杆靠近滤水绳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毛刷,所述过滤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上活动安装有刮板,所述沉淀井和过滤井上均设置有泥沙排泄口,所述过滤井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沉淀井的内部还设置有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由上至下共包括两层将沉淀井分割为三层结构,所述净化装置具体为漏斗状的净化板构成,所述净化板内填充有木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板的数量若干,且从左至右依次呈线性排列,所述刮板通过外接驱动结构进行驱动,所述外接驱动结构具体为伺服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管由主管道和分管道两部分组成,所述分管道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插入沉淀井的不同深度,三个所述分管道与主管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电磁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泥沙排泄口位于沉淀井的边缘靠近底部的位置,且外接泥沙排泄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雨污分流装置对初期雨水引流并进行雨污分离处理,减小水处理负担、提升水处理针对性,可以有效的控制污染物的同时完成污染物和雨水的分离排放;
2、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修且位于安装与地下,不影响美观,也节约了地上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淀井;2、过滤井;3、水泵;4、水管;5、滤水绳;6、隔板;7、过滤板;8、毛刷;9、横杆;10、刮板;11、泥沙排泄口;12、排水口;13、净化装置;14、电磁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倪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倪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839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良好的耐火阻燃电缆
- 下一篇:一种土建施工浇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