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87429.0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77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鼎优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梁永健;朱培祺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心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反应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在本实用新型中,水循环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通至旋流布水单元,利用旋流布水单元在反应罐体内产生旋流,实现定向搅拌反应罐体内的污水,减少反应死角区域,提高污水与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的混合和传质效果。由于旋流的作用下,容易出现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集中在反应罐体的中部,而导致污水难以与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混合。本实施例将水循环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通至位于旋流布水单元中部的进水管,利用进水管沿反应罐体的中心轴朝上排出循环水,冲散汇集在中部的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使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向外周扩散,提高污水与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的混合,实现厌氧反应器的高效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厌氧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废物处理装置,其是利用砂等物质为载体,利用厌氧微生物以膜形式结在砂或其它载体的表面,以利用该厌氧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有机物接触而吸附分解有机物,从而达到处理的目的。在现有技术中,厌氧反应器通常有UASB反应器、EGSB反应器和TWT-IC反应器等。在上述任意一种反应器中,布水器都是核心部件之一。具体地,作为配水系统的布水器使待处理的废水经进入到厌氧反应器底部,在厌氧反应器内与颗粒污泥厌氧污泥充分接触,通过厌氧微生物的降解,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泥物大部分转化为沼气,小部分转化为污泥,沼气、水、泥混合物等。而现有技术中的布水器,通常利用中央水管进行布水,但是这种布水方式只能够进行单方向的布水,无法使布水器中的污泥充分混合,从而容易在厌氧反应器中产生死角区域,达不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以解决现有USAB反应器容易产生死角区域,达不到良好的处理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罐体、水循环单元、三相分离器和布水系统,所述布水系统包括旋流布水单元和进水管;所述水循环单元设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水循环单元的进水端连通至所述反应罐体的循环出水端,所述水循环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旋流布水单元的输入端相接通;
所述旋流布水单元设置于所述反应罐体内侧底部,所述旋流布水单元用于产生以反应罐体中心轴为旋心旋转的旋流;
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旋流布水单元的中部,所述进水管的出水方向沿反应罐体的中心轴朝上设置,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进水管相接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应罐体的底部设有呈漏斗状的锥面,所述锥面的顶边沿与所述反应罐体的内壁相接,所述锥面的底边沿与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边沿相接;
所述旋流布水单元包括布水管和多个出水支管,所述布水管设置在所述锥面的背面,所述布水管与所述水循环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相连通;多个所述出水支管的出水口环形阵列地设置在所述锥面上,且各个所述出水支管分别穿过所述锥面连通至所述布水管;
各个所述出水支管的出水口倾斜向上设置在所述锥面,使各个出水支管排出的水流形成呈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三相分离器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三相分离器分别一上一下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反应罐体内,下层三相分离器至反应罐体内底部的区域为第一反应区,上层三相分离器与下层三相分离器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反应区,上层三相分离器以上部分为第三反应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应罐体的循环出水端设置在第二反应区和/或第三反应区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分别设有取样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鼎优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鼎优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874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