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以动态密闭取样的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95249.7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59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孙腾达;郭宇;李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兰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兰润植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B01J19/00;B01J19/24;B01J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226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以 动态 密闭 取样 反应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以动态密闭取样的反应装置,其包括(i)反应釜;(ii)设置在反应釜底部的循环阀门;(iii)循环泵,其入口通过上游循环管路与所述循环阀门连接、出口通过下游循环管路与反应釜顶部连接;和(iv)取样仓,其设置在下游循环管路上接近该循环管路与反应釜顶部的连接口的位置,顶部通过取样管路与所述下游循环管路连接,该取样管路伸入取样仓内部,且在位于取样仓内部的管路出口设置取样阀门,取样仓的顶部还设置带有尾气阀门的尾气管路,取样仓底部通过带有放料阀门的放料管路与所述反应釜顶部连接,取样仓正面设有能开闭的仓门,仓门下沿高于取样仓底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以动态密闭取样的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从反应釜取样,一般是打开反应釜人孔或者反应釜上的阀门,然后用小瓶进行取样,这样的开放式取样操作会导致反应釜内的气体外溢从而造成气体无组织排放,不仅造成大气污染,还给操作者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并且,小瓶取样容易导致反应物溢洒,造成物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另外,某些反应中需要监测反应物的pH值时,往往是将pH计固定在反应釜内并将pH计的探头伸到反应物液面以下,当反应物液面低于pH计的探头时,就不再能监测到反应物的pH值,不利于反应的稳定监测,容易导致反应事故。另外,pH计玻璃泡长时间暴露在反应釜内没有及时维护保养,容易使pH计的寿命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动态密闭取样的反应装置,通过在相对密闭的取样仓中进行取样操作,可以解决现有开放式取样操作中的气体无组织排放以及物料溢洒的问题。
进一步地,将本申请可以动态密闭取样的反应装置用于需要监测pH值的反应或物料处理时,优选在该装置中进一步配置pH计以实时监测反应釜内物料的pH值,这样的设置可以稳定监测物料pH值,避免因液面太低导致监测不能、进而引发意外事故。
具体地,本申请涉及:
(1)可以动态密闭取样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i)反应釜;(ii)设置在该反应釜底部的循环阀门;(iii)循环泵,该循环泵的入口通过上游循环管路与所述循环阀门连接、出口通过下游循环管路与所述反应釜顶部连接;和(iv)取样仓,该取样仓设置在下游循环管路上接近该循环管路与反应釜顶部的连接口的位置,取样仓顶部通过取样管路与所述下游循环管路连接,该取样管路伸入取样仓内部,且在位于取样仓内部的管路出口设置取样阀门,取样仓的顶部还设置带有尾气阀门的尾气管路,取样仓底部通过带有放料阀门的放料管路与所述反应釜顶部连接,取样仓正面设有能开闭的仓门,仓门下沿高于取样仓底部。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游或下游循环管路上设有pH计。
(3)根据上述(2)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H计通过丝扣固定在所述上游或下游循环管路上。
(4)根据上述(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仓为长方体形状。
(5)根据上述(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循环管路长度小于所述下游循环管路长度。
(6)根据上述(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仓门下沿高于取样仓底部1cm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可以动态密闭取样的反应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取样仓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反应釜;2:循环阀门;3:上游循环管路;4:循环泵;5:下游循环管路;6:取样仓;7:取样管路;8:取样阀门;9:尾气阀门;10:放料管路;11:放料阀门;12:丝扣;13:仓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兰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兰润植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兰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兰润植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952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