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成像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05200.5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11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旭炯;戴付建;赵烈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智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5 | 代理人: | 吴京顺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成像 镜头 | ||
1.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
第五透镜;
第六透镜;
第七透镜;以及
第八透镜,
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
TTL/ImgH1.35,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沿所述光轴的距离,ImgH为所述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以及
在所述光轴上各相邻透镜之间具有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满足:
f/EPD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满足:
2.0|f2/f1|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与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以及所述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满足:
1.0|R13+R14|/f7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和所述第八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78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满足:
3.0T78/T454.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与所述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满足:
0.9|f8/f7|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满足:
2.0R3/(R3-R4)2.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所述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与所述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以及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
2.2(|f6|+|f7|+|f8|)/f3.4。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f23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
-2.5f23/f-1.5。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满足:
1.8|f4/f1|3.5。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SD11满足:
3.0ImgH/SD113.8。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与所述第八透镜的组合焦距f678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
1.6|f678/f|3.8。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满足:
1.0T23/T45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052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驱动密封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运动人员的五指压力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