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振捣整平跑道梁混凝土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16193.9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06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雷周蔚;兑广辉;宋朝阳;王天旭;王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6 | 分类号: | E04G21/06;E01C19/38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5 | 代理人: | 胡正耀 |
地址: | 300451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振捣整平 跑道 混凝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振捣整平跑道梁混凝土的装置,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振动电机,振动电机的下侧壁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下侧壁连接有底盘,底盘的下侧壁开设有四个矩形槽,转轴通过轴承与底盘转动连接,振动电机的上侧壁连接有控制盒,振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管,传动管的下端连接有振动棒。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板内卡接伸缩板,固定板的右侧壁连接弯钩型支撑板,伸缩板的左侧壁连接管夹,将传动管放置在支撑板处,将其绕固定板和伸缩板的右侧壁缠绕,缠绕完毕后管夹将振动棒夹持,完成对传动管的收纳整理,匚形槽内通过连接柱转动连接匚形把手,矩形槽内通过卡接块连接有移动轮,通过匚形把手即可拉动装置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振捣整平跑道梁混凝土的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会运用到多种多样的施工设备,以此来辅助施工的进行,例如,港区内用来堆放货物的露天场地港口堆场的跑道建设过程中就需用到混凝土振捣装置,便于对港口堆场的跑道梁混凝土进行振捣,通过对混凝土进行振捣,能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马面等现象,提高跑道梁的质量,因此一种快速振捣整平跑道梁混凝土的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的快速振捣整平跑道梁混凝土的装置,在对港口堆场的跑道梁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往往会使用较长长度的传动管,因此传动管的收纳和整理较为不便;
2、现有的快速振捣整平跑道梁混凝土的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港口堆场和堆场的跑道面积较大,装置的位置移动较为费力。
因此,现有的快速振捣整平跑道梁混凝土的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振捣整平跑道梁混凝土的装置,通过在固定板内卡接伸缩板,固定板的右侧壁连接弯钩型支撑板,伸缩板的左侧壁连接管夹,将传动管放置在支撑板处,接着将其绕固定板和伸缩板的右侧壁缠绕,缠绕完毕后使管夹将振动棒夹持,完成对传动管的收纳整理,在伸缩板的右侧壁开设匚形槽,匚形槽内通过连接柱转动连接匚形把手,矩形槽内通过卡接块连接有移动轮,通过匚形把手即可拉动装置移动,解决了现有的快速振捣整平跑道梁混凝土的装置传动管收纳繁琐且装置移动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快速振捣整平跑道梁混凝土的装置,包括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下侧壁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下侧壁连接有底盘,所述底盘呈圆形结构设置,且底盘的下侧壁呈矩形结构开设有四个矩形槽,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底盘转动连接,所述振动电机的上侧壁连接有控制盒,且控制盒的前端连接有提手,且提手呈L型结构设置,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管,且传动管的下端连接有振动棒,具体地,提手的存在,便于通过提手将振动电机提起,转轴与底盘的转动连接,使振动电机可绕转轴转动,便于调整振动电机的角度;
所述矩形槽的左右两侧壁卡接有卡接块,且卡接块呈圆形结构设置,所述卡接块之间连接有横杆,且横杆的周侧壁转动连接有移动轮,具体地,矩形槽的存在,便于与卡接块卡接,卡接块与矩形槽的卡接,便于移动轮在矩形槽内的安装和拆卸;
所述底盘的上侧壁连接有支撑组件,且支撑组件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板和伸缩板,且固定板呈上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设置,具体地,支撑组件的存在,便于对传动管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板与固定板通过卡接柱卡接,且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卡接孔,所述伸缩板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圆形槽,且圆形槽的内部均连接有弹簧,具体地,伸缩板与固定板的滑动连接,便于移动伸缩板的位置,卡接孔的存在,便于与伸缩板上的卡接柱卡接,从而稳固伸缩板的位置,弹簧的存在,使得卡接柱具有一定伸缩能力,便于调整卡接柱与卡接孔的位置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161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固定的三元乙丙橡胶止水带
- 下一篇:一种吸盘筋膜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