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科临床钩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17342.3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03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超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3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科 临床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骨科临床钩具,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骨科临床钩具包括内部为空腔的本体,本体的一端为弯曲的钩部,本体的另一端密封活动连接有推轴,推轴能够进出本体,钩部内壁上开设有贯穿的镂空口,镂空口处固连有第一气囊,当推轴进入本体时,第一气囊能够膨胀并从镂空口弹出,反之,第一气囊回缩至钩部内,初始状态下,第一气囊收纳于本体内。本钩具能够防止操作打滑,保护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骨科临床钩具。
背景技术
骨折分为稳定性和手术性。骨钩是手术性骨折中常见的手术工具,其功能是拉扯断骨复位,其结构包括持轴,持轴的一端为弯曲设置的钩部,另一端为持部,使用时拿住持部,钩部勾在断骨上,向所需方向拉扯断骨复位,再进行后续操作。这种骨钩结构和使用方式均较为简单,能够应付正常情况的骨折手术工作,但实际针对骨折程度严重,断骨贴合度高的情况,需要稳定的贴合点以及较大的拉力才可实现断骨拉扯,但目前的骨钩表壁光滑,贴合同样光滑的骨头表壁时容易打滑,导致钩引工作难以进行,甚至还有造成二次伤害风险。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骨科临床钩具,本骨科临床钩具能够防止操作打滑,保护性强,解决了现有骨科钩具容易打滑,存在二次伤害风险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骨科临床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为空腔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为弯曲的钩部,所述本体的另一端密封活动连接有推轴,所述推轴能够进出所述本体,所述钩部内壁上开设有贯穿的镂空口,所述镂空口处固连有第一气囊,当所述推轴进入所述本体时,所述第一气囊能够膨胀并从所述镂空口弹出,反之,所述第一气囊回缩至所述钩部内,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气囊收纳于所述本体内。
不同于传统的骨科钩具,本钩具为空心结构。本体与推轴为密封活动连接,即推轴在进出本体过程中始终与本体保持密封状态。使用前,第一气囊收缩于本体内,便于钩部的预先探入,等到钩部抵达断骨指定位置后,使推轴进入本体内,在内部气压作用下,第一气囊从钩部内弹出,通过推轴和第一气囊的结合,使第一气囊代替钩部内壁与骨外壁接触,利用气囊材料的特殊性增加了断骨与钩具之间的摩擦力,使拉扯断骨时不会发生打滑现象,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通过推进方式实现第一气囊膨胀,使本钩具在前期探入过程不受第一气囊影响,实现顺利伸入,结构设计巧妙。牵引完毕后将推轴复位,压力变化使第一气囊回缩至钩部内,从而使本钩具顺利取出。
上述的骨科临床钩具中,所述推轴螺纹连接于所述本体。
通过螺纹方式实现推入较为方便。
上述的骨科临床钩具中,所述推轴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具有第一O型密封圈。
第一O型密封圈受本体内壁挤压实现有效密封,同时也不影响推轴做旋转运动。
上述的骨科临床钩具中,所述本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上段和下段,所述钩部位于所述上段,所述上段和下段螺纹连接且通过第二O型密封圈实现密封。
本体为分体式结构适应部分结构为一次性功能,即上段存在第一气囊,为一次性功能件,使用后将上段拆离留下下段即可。
上述的骨科临床钩具中,所述上段和下段均由不锈钢制成。
上述的骨科临床钩具中,所述钩部的端部为开口且开口处固连有第二气囊,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气囊收纳于所述钩部内。
第二气囊充气后呈球状。通过第二气囊的设置起到了防护作用,当本体需做牵引动作时,第二气囊能够勾住断骨的侧壁,进一步起到固定位置的作用。
上述的骨科临床钩具中,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通过胶水与所述钩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超,未经魏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173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科临床刮骨工具
- 下一篇:一种PC钢棒同轴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