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泥试验用煤油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25573.9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04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曹东磊;雷攀;陈立;刘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土木(北京)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85 | 分类号: | B01D29/08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 |
地址: | 102613 北京市房山区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试验 煤油 回收 装置 | ||
一种水泥试验用煤油回收装置,包括回收装置本体和真空抽滤机,回收装置本体包括下部容器,上部漏斗,以及设于下部容器和上部漏斗之间的夹具,夹具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和带腿弹簧,上夹板和/或下夹板上设有用于煤油通过的圆形孔道,圆形孔道内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滤芯的凸起;上部漏斗底部开口与上夹板顶面固定,下部容器顶面开口与下夹板底面固定,下部容器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真空抽滤机连通的出气孔。本实用新型用于分离试验用水泥‑煤油混合物,回收煤油,降低试验室原材料成本,提高效益,回收的煤油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源,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水泥试验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泥试验用煤油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水泥工业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水泥仍将是人类社会的主要建筑材料。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的核心材料,且不可替代,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基础设施建筑领域,对水泥的使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对水泥质量检验的试验方法提出了明确的指导。其中,水泥密度是便是其中一项重要指标,如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的密度3.0~3.15g/cm3,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的密度2.8~3.1g/cm3;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的堆积密度1~1.6g/cm3等。国家标准对GB/T 208-201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对水泥密度测定给出了明确方法。标准规定:将60g的水泥倒入装有足够量煤油的李氏瓶内,煤油的体积可以充分浸润水泥颗粒,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排开的煤油体积,从而计算出水泥的密度。该试验消耗大量的煤油,且煤油很难回收,这给试验室成本造成很大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试验用煤油回收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水泥试验用煤油回收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泥试验用煤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装置本体和真空抽滤机,回收装置本体包括下部容器,上部漏斗,以及设于下部容器和上部漏斗之间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和带腿弹簧,上夹板和下夹板上设有用于煤油通过的圆形孔道,所述圆形孔道内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滤芯的凸起;所述上部漏斗底部开口与上夹板顶面固定,下部容器顶面开口与下夹板底面固定,所述下部容器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真空抽滤机连通的出气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撑滤芯包括环状承托和固定在环状承托上的聚四氟乙烯膜。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承托上绑扎固定有拉起绳。
进一步地,下部容器顶面开口及上部漏斗底部开口直径均大于所述圆形孔道直径。
此外,所述下部容器为上窄下宽的壶状结构,所述出气孔为突出于容器壁的外接管。
更加优选地,所述下部容器为玻璃材质,所述上部漏斗为塑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于分离试验用水泥-煤油混合物,回收煤油,降低试验室原材料成本,提高效益,回收的煤油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源,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泥试验用煤油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上夹板与支撑滤芯的位置关系图示。
附图标记:1-回收装置本体;11-下部容器;12-上部漏斗;13-上夹板;14-圆形孔道;15-支撑滤芯;16-凸起;17-下夹板;18-出气孔;19-带腿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土木(北京)技术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中土木(北京)技术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255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降噪功能的除尘器
- 下一篇:一种隔热平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