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滤器中间件和过滤环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38048.0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29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阿古斯丁·索雷特·马顿;胡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斯克凡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0 | 分类号: | B01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王博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中间件 过滤 | ||
一种过滤器中间件和过滤环,过滤器中间件用于纤维胶原体,包括彼此重叠的多个过滤环(1),其中,过滤环(1)由塑料制成并且具有芯部和设置有至少一个凹部(2)的面,其中,过滤环在凹部的面上具有颜色不同于芯部的颜色的层状涂覆部(3)。当对应于过滤环的凹部的层状涂覆部磨损,达到通道所允许的公差极限时,由于过滤环的表面上的颜色变化而能够视觉地检测出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制备用于制造填充食品的人造肠衣的纤维胶原的胶原体(也称为糊)的一部分。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胶原糊在压力下通过的过滤元件的改进,以导致纤维分离,并且因此导致分散纤维相的均质化,以及保持大于“切割”尺寸的颗粒。
背景技术
在纤维胶原的胶原体的制备过程期间,实现纤维分散的正确均质化是绝对关键的。均质化通常旨在通过对胶原体的强烈机械处理来消除粗糙的非成膜颗粒和最粗糙的天然纤维结构的最大纤维分离,这有助于使胶原体越来越平滑,防止由存在的纤维的高度不均匀性引起的流变问题,例如,其表现在:a)喷嘴中可能的堵塞或阻碍,其结果是在膜的壁中存在重要的缺陷,这将经常导致膜破裂或穿孔,而这将导致该过程的连续中断,从而产生经济影响,b)喷嘴中的胶原体的不连续或脉动流动,这可能导致壳体表面上的均匀性变化和口径变化。
用于均质化和保持颗粒的过滤元件,通过压力使胶原体通过该过滤元件,该过滤元件预先由多个金属环堆叠并相互压靠而形成,该过滤元件建立了胶原纤维通过环之间的一系列校准的通道或凹槽的“切割尺寸”,该通道或凹槽由其表面上的凹部产生。通常,凹部的深度范围在50μ和200μ之间。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凹部为100μ。通道的宽度也可以变化,范围从5mm到10mm。对于每个环,凹部区域或通道的数量也是可变的,并且其在环的表面上均匀分布;优选地,其数量范围在3和10之间,取决于环的尺寸。平环可具有例如40至60mm之间的外径和30至40mm之间的内径,尽管根据过滤系统的需要,测量值可以在这些限制之外变化。环的厚度也可以是可变的,取决于制成其的材料或将对过滤器中间件提供的坚固性。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环具有5和10mm之间的厚度。
平环在两个表面或面中的一个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径向凹部区域,该径向凹部区域限定平环的几何形状并且平环彼此抵靠。当环重叠时,具有凹部的面总是定向成朝向同一侧。这样,一个环的具有凹部的面总是支撑在下一个环的完整的面上,使得每个凹部构成一组重叠的环的内侧和外侧之间的单个通道。
当胶原的胶原体通过均质化过滤元件的凹槽时,主要由于其纤维成分,胶原的胶原体引起侵蚀/磨损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该侵蚀/磨损效应表现为所述孔或通道的表面上的磨损,从而增大“切割”尺寸。另外,磨损在所有环中或在所有通道中是不均匀的。
此磨损现象需要永久检查每个环中的凹部的状态,这必须永远不超过预定的公差值。例如,如果通道的标称厚度是100微米,则最大公差可以是10微米。如果磨损大于通道的公差,则纤维分离效果可能不足以获得足够均质的糊,以成功地通过壳体生产过程的后续步骤。这种控制是费力和耗时的。另外,由于凹部的机械校正需要时间并且需要很高的精度,所以环的更换也是昂贵的。
在更近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引入了改进,包括制造由增强塑性材料制成的塑料环,例如具有高硬度和良好耐磨蚀性的塑性树脂,其中,该树脂可具有不同的颜色,以根据环的颜色编码每个过滤元件的特征(通道或切口尺寸)。由此,彩色环的更换更快且更明确。
然而,在塑料的情况下,与纤维胶原体的侵蚀/磨损效果一起,还存在孔或通道的表面的材料的疲劳,这进一步促进了所述表面的磨损。实际上,当聚合物经受大量移动循环时,疲劳磨损机制可以通过裂纹传播而显现。引起疲劳磨损的循环次数与接触压力有关,在均质器的孔的情况下,接触压力非常高。疲劳裂纹开始于最大应力点。如果施加法向载荷和切向载荷,则裂纹成核将在表面上方和下方发生;在重复的加载循环下,裂纹将增长,直到其引起从表面脱落的磨损颗粒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斯克凡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维斯克凡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380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床儿科智能护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除湿转轮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