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爆管雷管生产线用饶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43956.9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13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马卫东;杨丽萍;李雁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壶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6C7/02 | 分类号: | C06C7/02 |
代理公司: | 太原万惟新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21 | 代理人: | 梁丽丽 |
地址: | 0473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爆管 雷管 生产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爆管雷管生产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导爆管雷管生产线用饶把装置,包括绕把装置,所述绕把装置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绕管仓,所述绕管仓的内部设置有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下端的内壁活动安装有立柱。本实用新型通过绕把装置、连接装置、加工装置和绕管仓之间的配合,利用连接装置中的弹簧的压缩,实现了连接块与卡块的分离作用,达到了转盘的拆卸和更换效果,同时利用弹簧的回弹,达到了转盘的安装效果,有效地解决了转盘不便更换的问题,采用连接装置对转盘连接状态的控制,使得绕把装置可适用于导爆管雷管的不同直径的绕把,扩大了绕把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了绕把装置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爆管雷管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导爆管雷管生产线用饶把装置。
背景技术
导爆管全称应为塑料导爆管--非电雷管起爆系统,常被简称为导爆管,由塑料导爆管和非电雷管二部份组成,塑料导爆管内有黑索金高能炸药与铝粉,被火雷管/电雷管/非电导爆系统/导爆索/炸药/发令枪,引爆后,以冲击波形式将爆炸能量高速传递至非电雷管,塑料导爆管本身无任何变化,而雷管是爆破工程的主要起爆材料,它的作用是产生起爆能来引爆各种炸药及导爆索、传爆管,雷管分为火雷管和电雷管两种,煤矿井下均采用电雷管,电雷管分为瞬发电雷管和延期电雷管,而延期电雷管又分为秒延期电雷管和毫秒延期电雷管,弹药、炸药包等的发火装置,一般用雷汞等容易发火的化学药品装在金属管里制成,由于导爆管雷管中导爆管的长度一般较长,待导爆管雷管生产加工结束后,会将导爆管雷管绕成盘状,因此,在导爆管雷管生产线中,会设有导爆管绕把装置。
然而现有的导爆管雷管生产线用的绕把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更换不同直径的转盘,造成导爆管雷管的绕管直径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改,从而降低了导爆管雷管的转盘在使用时的灵活性,还缩小了绕把装置的适用范围,降低了绕把装置的利用率;并且,导爆管雷管的转盘的长时间使用会产生磨损,因转盘与电机的固定连接,增加了对转盘更换和维修的难度,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降低了工作人员对绕把装置的检修效率;同时,在导爆管雷管的绕把前,导爆管雷管在运输过程中易依附有杂质,在绕把过程中杂质易绕进导爆管雷管的内侧,不便于对导爆管雷管的清理,且杂质掉在绕管仓的内部还会对内部零部件的磨损,从而缩短了绕把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爆管雷管生产线用饶把装置,具备提高导爆管雷管绕把的质量、便于对转盘的更换、扩大绕把装置的适用范围和保持导爆管雷管绕把时管线外壁的清洁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爆管雷管生产线用饶把装置,包括绕把装置,所述绕把装置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绕管仓,所述绕管仓的内部设置有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下端的内壁活动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远离加工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且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号减速器,所述立柱左右两侧的内壁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绕把装置的正面安装有导向辊,所述绕把装置的上端面设置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切割刀,所述绕把装置开设有位于切割刀下方的刀槽。
优选的,所述绕把装置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绕把装置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绕把装置的正面设置有位于导向辊右侧的清洁辊。
优选的,所述绕管仓左右两侧的内壁活动套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一端延伸至连接装置的一侧,所述绕管仓的左右两次开设有位于活动杆外部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加工装置包括与绕管仓内部的转盘,所述转盘的上端面分布有绕把柱,所述转盘远离绕把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且卡块的内壁与立柱的外壁活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有与立柱内壁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弹簧远离立柱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外壁与卡块的内壁活动卡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辊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绕把装置背面的同步设备,所述同步设备远离绕把装置的一侧连接有二号电机,且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二号减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壶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壶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439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锂电池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有浮力装置的水面高处作业专用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