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系统和投影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50116.5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79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祥;王浩;王雅平;刘彤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清池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系统 投影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照明系统和投影设备,照明系统包括光源封装体,光源封装体至少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发出第一波长光,第二光源发出第二波长光;激发光源,激发光源发出激发光线,激发光线射向第一光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明显提高照明系统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系统和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投影技术迅速发展,以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及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等固态照明为主的投影装置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现有的大部分投影光机,通常都会设置单独的照明系统以提供照明光线,进而通过显示芯片,最后经镜头进行放大投影成像。投影机所呈现画面的亮度、均匀度、对比度等重要参数往往与照明系统的设计息息相关,因此照明系统的设计愈来愈受到行业的关注。
在一般的投影光机的照明系统中,通常设置红绿蓝(RGB)三色光作为照明系统的三基色光源,而一些照明系统会设置额外的光源作为补充光源,从而提高照明亮度。随着技术的提高,照明光源快速发展,现有技术中照明系统的体积普遍偏大,照明系统中各个元件的空间利用率不佳,这会导致投影装置过于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设计一种空间利用率较大的投影光机照明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照明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
光源封装体,所述光源封装体至少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第一波长光,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第二波长光;
激发光源,所述激发光源发出激发光线,所述激发光线射向所述第一光源。
可选地,所述照明系统还包括第三光源,所述第三光源发出第三波长光。
可选地,所述照明系统还包括第一分光片,所述第一分光片设于所述第一波长光和所述激发光线的交叉位置,且具有面向所述光源封装体和所述激发光源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三光源设于所述第一分光片的第二表面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增透所述第一波长光和第二波长光的增透膜,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反射所述第三波长光的反射膜。
可选地,所述照明系统还包括若干准直镜组,所述准直镜组至少设于所述第三光源、所述光源封装体或所述激发光源其中之一的出光方向中。
可选地,所述准直镜组包括第一准直透镜和第二准直透镜,所述第一准直透镜面向相应的光源设置,所述第二准直透镜背向相应的光源设置;
所述第一准直透镜和所述第二准直透镜为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或自由曲面透镜的其中任意一种。
可选地,所述照明系统还包括第二分光片和第三分光片,所述第二分光片和所述第三分光片至少设于所述第一波长光和所述第二波长光的传播路径上,且所述第二分光片和所述第三分光片相互不平行也不交叉。
可选地,所述第二分光片具有面向所述光源封装体的第五表面,所述第五表面设置有反射所述第二波长光的反射膜,所述第三分光片具有面向所述光源封装体的第六表面,所述第六表面设置有增透所述第二波长光的增透膜和反射所述第一波长光的反射膜。
可选地,所述光源封装体还包括第四光源,所述第四光源发出第四波长光,其中,所述第二光源及所述第四光源为波长600纳米到波长740纳米的红色光源,且两者的波长峰值差介于10纳米至60纳米之间。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投影设备,所述投影设备包括壳体和如上文所述的照明系统,所述照明系统设于所述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501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导纤维全自动压力机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改性PP母粒造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