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结构的高压静电处理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53297.7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4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胡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旭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4 | 分类号: | B03C3/04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兴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2 | 代理人: | 丁骞 |
地址: | 2142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结构 高压 静电 处理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结构的高压静电处理单元,包括前侧板组件(1)、后侧板组件(2)、上连接板组件(3)、下连接板组件(4)、电极片(5)、锯齿片(6),其特征在于:截面为L形的上连接板组件(3)的竖面上设有上竖板凹槽(11)、水平面上设有上横板凹槽(12),使得电极片(5)和锯齿片(6)的上沿不超过上竖板凹槽(11)的底面、外沿不超过上横板凹槽(12)的底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凹槽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少油烟流经静电处理单元时的阻力,使得油雾与电极片充分接触,增大对油雾颗粒的吸附效果,从而提高高压静电处理单元对油烟净化处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结构的高压静电处理单元。
背景技术
高压静电处理单元包括前侧板组件、后侧板组件、上连接板组件、下连接板组件、电极片、锯齿片、螺杆、隔套、陶瓷绝缘座、防松螺母,前侧板组件和后侧板组件的上端与上连接板组件连接、下端和下连接板组件连接,电极片和锯齿片穿过螺杆、中间由隔套隔开,螺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侧板组件和后侧板组件连接,陶瓷绝缘座安装在前侧板组件和后侧板组件上。高压静电处理单元的现有机构中,由于上连接板组件、下连接板组件包裹了对应的电极片和锯齿片的边缘,使得油烟流经静电处理单元时,上连接板组件、下连接板组件对流经的油烟产生阻碍,甚至存在局部电极片无法与油雾充分接触的盲区,降低了该静电处理单元对于油雾颗粒的吸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阻力、提升接触面积且增强吸附效果的改进结构的高压静电处理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改进结构的高压静电处理单元,包括前侧板组件、后侧板组件、上连接板组件、下连接板组件、电极片、锯齿片,其特征在于:截面为L形的上连接板组件的竖面上设有上竖板凹槽、水平面上设有上横板凹槽,使得电极片和锯齿片的上沿不超过上竖板凹槽的底面、外沿不超过上横板凹槽的底面。
截面为L形的下连接板组件的竖面设置有下竖板凹槽,以缩小下连接板组件包裹电极片和锯齿片的下沿面积。
所述下竖板凹槽的深度不低于下连接板组件的竖面高度的一半。
所述下竖板凹槽的底面与连接板组件的水平面上沿齐平。
所述上连接板组件的两端构成用于连接前侧板组件和后侧板组件的上板凸出部,上板凸出部通过拉铆螺钉和防松螺母相配合固定。
所述上连接板组件的竖面处的上板凸出部对应的前侧板组件和后侧板组件上设有相应的长圆孔,拉铆螺钉的前端穿过长圆孔后与防松螺母连接。
所述长圆孔的长度不小于拉铆螺钉的长度。
所述下连接板组件的竖面两端构成用于连接前侧板组件和后侧板组件的下板凸出部,下板凸出部通过配套的拉铆螺钉和防松螺母相配合固定。
所述下板凸出部对应的前侧板组件和后侧板组件上设有相应的长圆孔,拉铆螺钉的前端穿过长圆孔后与防松螺母连接。
所述长圆孔的长度不小于拉铆螺钉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连接板组件、下连接板组件上加工出凹槽,能够有效减少油烟流经静电处理单元时的阻力,使得油雾与电极片充分接触,增大对油雾颗粒的吸附效果,从而提高高压静电处理单元对油烟净化处理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连接板组件和下连接板组件上均使用拉铆螺钉,连接时穿过前侧板组件和后侧板组件,使用防松螺母并紧,代替原来的铆钉铆合,使得连接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的高压静电处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旭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旭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532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材铸件连接用密封接箍
- 下一篇:一种喷涂缠绕直埋式保温管加热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