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出端固定组件以及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55982.3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97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标;李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2 | 分类号: | H01M50/502;H01M50/204;H01M50/244;H01M50/258;H01M50/249;H01M50/588;H01M50/591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静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 固定 组件 以及 电池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出端固定组件以及电池包,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电池包的横梁上,在所述固定座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固定件,两个所述固定件分别用于固定所述电池包相邻的电池模组朝向彼此延伸的输出端;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固定座连接,且所述盖体与所述固定座的端面限定出所述输出端的容置空间。由此,一方面,可以减少输出端固定组件的数量,提高装配便利性,并初步改善空间占用;另一方面,相邻的电池模组可以通过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汇流排电连接,无需设置空间占用较大的跨接汇流排,可以进一步改善电池包内部件的空间占用,并可以通过盖体提高绝缘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出端的固定组件以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绿色、无污染、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池包也逐渐发展为大容量、高电压(300V~600v)等特性。而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是各主机厂、电池厂及消费者广泛关注的问题。若电动车行驶过程中发生绝缘失效,则可能危及乘员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技术中,电池模组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通过一个输出端固定组件固定在电池模组的端板上,相邻的电池模组的输出端通过跨接汇流排电连接,而随着电池包的紧凑化设置,现有的固定座固定输出端后通过跨接汇流排实现相邻电池模组电连接的技术方案会加剧空间占用,不再适用,并难以保证绝缘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输出端固定组件,所述输出端固定组件可以实现相邻电池模组的输出端的固定以及电连接,并可以提高绝缘稳定性。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输出端固定组件的电池包。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的输出端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电池包的横梁上,在所述固定座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固定件,两个所述固定件分别用于固定所述电池包相邻的电池模组朝向彼此延伸的输出端;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固定座连接,且所述盖体与所述固定座的端面限定出所述输出端的容置空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出端固定组件,通过在固定座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两个固定件,分别与相邻的电池模组的输出端固定,一方面,可以减少输出端固定组件的数量,提高装配便利性,并初步改善空间占用;另一方面,相邻的电池模组可以通过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汇流排电连接,无需设置空间占用较大的跨接汇流排,可以进一步改善电池包内部件的空间占用,并通过盖体提高绝缘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座本体,两个所述固定件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本体上,且所述固定座本体在所述固定件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的端面凸出所述固定座的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座本体以及位于所述固定座本体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盖体包括:盖板以及位于所述盖板两端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板插接配合,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板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构造为插槽,所述第一侧板上具有插柱,所述插柱插入所述插槽内,且所述插柱可转动地与所述插槽插接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上具有卡扣,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卡孔,所述卡扣伸入所述卡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具有与所述卡孔连通的推抵孔,所述卡扣伸入所述卡孔并与所述推抵孔的内壁推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两侧还具有朝向所述固定座延伸的推抵板,以及位于所述推抵板上并与所述固定座相对的延伸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559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地下空间与地铁站连接处的止水构造
- 下一篇:一种水带真空含浸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