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炭生产用水循环利用的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57500.8 | 申请日: | 202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95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魏冲建;张荣忠;孙德洪;王文强;钟林;胡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靖大为焦化制供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60 | 分类号: | B01D50/60;B01D29/35;B01D29/9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霍从芳 |
地址: | 655338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炭 生产 水循环 利用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炭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焦炭生产用水循环利用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仓,所述过滤仓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过滤仓内腔底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安装有蒸汽机构,所述过滤仓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内腔设置有过滤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二喷淋机构和第一导向筒以及第二导向筒,使得废气在进入后可以有效的被局限和导向,使得第二喷头的可以有效的对废气中的粉尘和颗粒进行集中喷淋,大大提高了喷淋的效果,同时配合过滤板和第一喷淋机构,使得废气进一步得到净化和处理,同时利用设置的第一水箱配合水蒸气,进一步对废气进行过滤和净化,使得过滤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炭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焦炭生产用水循环利用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炭亦称“焦块”、“焦渣”。煤在锅炉炉内加热到850℃以上时,随着温度升高,煤中的有机物分解,其中挥发性产物逸出后,残留下的不挥发产物就是焦炭。其中包括能燃烧的固定碳和燃烧残余物。燃烧时发出很短的蓝色火焰,并释放大量热量。燃烧过程缓慢而持久,且易在表面形成灰壳。为使焦炭燃尽,应设法及时除去其灰壳。焦炭的物理性质,对于层燃炉的运行具有较大的影响。
焦炭在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气,需要对其进行过滤和处理后才能排放到外界,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此时就需要使用到水循环过滤装置,但目前大部分的水循环过滤装置在使用时,废气过于分散,且过滤手段单一,导致对废气的过滤净化效果较差,容易导致过滤不彻底,并且目前大部分的水循环过滤装置在使用时较为不便,无法有效的将融入水中的粉尘和颗粒物过滤出来,导致喷淋水在重复利用时其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和颗粒物,降低了对废气的净化效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过滤净化效果好,且方便对循环水进行过滤清理的焦炭生产用水循环利用的过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焦炭生产用水循环利用的过滤装置,具备过滤净化效果好,且方便对循环水进行过滤清理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水循环过滤装置过滤净化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焦炭生产用水循环利用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仓,所述过滤仓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过滤仓内腔底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安装有蒸汽机构,所述过滤仓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内腔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仓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喷淋机构和第二喷淋机构,所述排气管内壁安装有排气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仓内腔左侧与进气管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导向筒,所述第一导向筒为左右贯通结构且右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导向筒,所述第二导向筒为上下贯通结构且侧开设有开口并与第一导向筒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废气进入后可以更好的被集中,方便废气被集中喷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喷淋机构包括第二连接管、第二水泵、支撑台、第三连接管和第二喷头,所述过滤仓顶部靠近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顶部安装有第二水泵,所第过滤仓内腔位于第二导向筒顶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头通过第三连接管与第二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入端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二水箱左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第二喷头配合第二导向筒更好的对废气进行集中喷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喷淋机构包括第一喷头、第一连接管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安装于第二水箱内腔底部靠近左侧的位置,所述过滤仓内腔靠近第二导向筒右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内部滤芯为活性炭,所述过滤仓内腔顶部靠近过滤板右侧的位置安装有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头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水泵的输出端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第一喷头配合过滤板,进一步对废气进行过滤和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靖大为焦化制供气有限公司,未经曲靖大为焦化制供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575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施工混凝土预制件传输支撑机构
- 下一篇:一种压缩空气进行蓄力的打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