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压疮胃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58721.7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24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周静;王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吴嘉滨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压疮胃管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压疮胃管固定装置,涉及医疗设备应用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鼻胃管固定方式是通过导管固定贴进行黏贴固定,鼻胃管黏贴压迫于鼻部皮肤位置处容易产生压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设置第一套管、第一连接块、支撑臂、弧形扩展板、牵引板、移动环、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第二套管等机构,不仅可以快速与医用胃管进行连接处理,同时可以利用第一套管上弧形扩展板的外扩,将第一套管内所套接的医用胃管固定于鼻腔,弧形扩展板可以很好的贴合于鼻腔,受力均匀,且弧形扩展板上的医用海绵垫可以有效的提高防压疮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压疮胃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胃管(鼻胃管,鼻饲管喂食)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吸胃液,急性中毒时用来洗胃,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营养液从而提供给患者必须的水、食物、营养和药物等;鼻胃管经由咽部,通过食道到达胃部,鼻胃管容易脱出,应粘贴牢固,防止反复插管和误吸,现有固定方式大部分是通过导管固定贴进行黏贴固定,此方法虽然可以将其固定,却忽略了留置鼻胃管所导致的鼻部压疮,鼻部压疮多见于鼻胃管黏贴压迫于鼻部皮肤位置处,增加了患者皮肤不适,疼痛和感染的机会,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压疮胃管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压疮胃管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对称位置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块,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转动连接有支撑臂,两个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弧形扩展板;
两个所述支撑臂的中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牵引板,两个所述牵引板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活动套设在第一套管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管的靠近移动环侧外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侧开口内部设有防滑限位橡胶圈并套接有医用胃管主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管的外螺纹处开口螺纹连接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另一侧开口内部设有防滑限位橡胶圈并套接有同一医用胃管主体。
优选的,所述移动环的外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牵引板的端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弧形扩展板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块分别与支撑臂的端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弧形扩展板的外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医用海绵垫。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套管、第一连接块、支撑臂、弧形扩展板、牵引板、移动环、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第二套管等机构,不仅可以快速与医用胃管进行连接处理,同时可以利用第一套管上弧形扩展板的外扩,将第一套管内所套接的医用胃管固定于鼻腔,弧形扩展板可以很好的贴合于鼻腔,受力均匀,且弧形扩展板上的医用海绵垫可以有效的提高防压疮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压疮胃管固定装置的左侧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压疮胃管固定装置的右侧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压疮胃管固定装置的第一套管的左侧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压疮胃管固定装置的移动环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套管;2、第一连接块;3、支撑臂;4、弧形扩展板;5、牵引板;6、移动环;7、第二连接块;8、第三连接块;9、第二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587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