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机床的集成式在机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62463.X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63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斌;吴爱军;贾绍博;刘洪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精雕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20 | 分类号: | B23Q17/20;B23Q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8 北京市门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机床 集成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的集成式在机测量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无需拆卸,不占用刀库刀位、集成度高的接触式在机测量装置,可有效保证测头精度和使用寿命。包括安装基座、测头、推出退回装置和防护装置,安装基座安装于数控机床的刀具运动轴上;推出退回装置安装于安装基座上;测头安装于推出退回装置上,可在推出退回装置作用下向前推出或向后退回;防护装置包括侧防护罩和前端盖,前端盖安装于侧防护罩的前端,与侧防护罩形成包围测头的防护罩体;前端盖同时还与推出退回装置联接,可在推出退回装置带动下打开或关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的集成式在机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用于工件测量的在机测量技术也逐渐被广泛应用。在机测量技术以其实时性、高效率的优点,对数控机床精度、效率的提高有着指导意义。目前,数控机床的在机测量方式主要有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两种,接触式测量相较于非接触式测量在测量精度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应用范围较广。现有的接触式测量主要通过数控机床的主轴移动带动测头对工件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将测头从主轴取下或通过换刀装置将测头以刀柄的形式存放在刀库中,测头的装卸过程必然会增加加工辅助时间,从而降低加工效率,并且测头存放于刀库中也会占用刀位,影响了数控机床的实际存刀数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无需拆卸,不占用刀库刀位、集成度高的接触式在机测量装置,可有效保证测头精度和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数控机床的集成式在机测量装置,包括安装基座、测头、推出退回装置和防护装置,安装基座安装于数控机床的刀具运动轴上;推出退回装置安装于安装基座上;测头安装于推出退回装置上,可在推出退回装置作用下向前推出或向后退回;防护装置包括侧防护罩和前端盖,前端盖安装于侧防护罩的前端,与侧防护罩形成包围测头的防护罩体;前端盖同时还与推出退回装置联接,可在推出退回装置带动下打开或关闭。
上述一种数控机床的集成式在机测量装置,所述推出退回装置由多级液压缸组成,包括第一缸体、第一缸盖、第二缸体、第二缸盖和活塞,第一缸体固定于所述安装基座上;第一缸盖安装于第一缸体前端的开口处;第二缸体设置于第一缸体内部并从第一缸盖中心伸出,可沿第一缸体的前后方向移动;第二缸盖安装于第二缸体的前端开口处;活塞设置于第二缸体内部并从第二缸盖的中心伸出,可沿第二缸体的前后方向移动。
上述一种数控机床的集成式在机测量装置,所述第二缸体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缸体相通的贯通孔;第二缸体上设置有连接第二缸体前部空腔和第一缸体前部空腔的退回油路。
上述一种数控机床的集成式在机测量装置,所述第二缸体的尾端与所述第一缸盖上分别设置有可相互啮合的第一内端齿盘和第一外端齿盘;所述活塞尾端和所述第二缸盖上分别设置有可相互啮合的第二内端齿盘和第二外端齿盘。
上述一种数控机床的集成式在机测量装置,所述测头安装于所述活塞的前端;所述侧防护罩固定于第一缸盖上;前端盖与侧防护罩之间通过销轴联接,前端盖还通过推杆机构与所述第二缸盖联接,第二缸体前后移动时可通过推杆机构带动前端盖绕所述销轴转动打开或关闭。
上述一种数控机床的集成式在机测量装置,所述推杆机构包括推杆、推块和推杆滚子,推杆安装于所述第二缸盖上,推杆上设置有曲线形导向槽;推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前端盖上;推杆滚子支承安装于推块上,并同时设置于曲线形导向槽内,随着推杆的前后移动可在曲线形导向槽内滚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独立的测头安装结构,测量时只需进行推出和退回动作,无需频繁安装和取下测头,测量效率高,且不占用刀位。采用具有定位功能的多级液压缸驱动测头推出或退回,既可有效缩小测量装置体积,又保证了测头的重复定位精度;侧防护罩及前端盖可有效保护测头,避免切屑、油污等对影响测头精度;通过多级液压缸的动作实现前端盖的联动,结构紧凑,整合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精雕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精雕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624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处理浸没式超滤结构
- 下一篇:一种空心绕线打扁线圈贴片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