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尘器降噪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65424.5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43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朱云舫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德胜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00 | 分类号: | A47L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5 | 代理人: | 胡正耀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尘器 机构 | ||
一种吸尘器降噪机构,包括环形罩体,罩体一端通过盖板闭合,另一端开口,动叶轮设置于罩体环形开口内腔中,罩体设置盖板的一端向上凸出形成凸出部,凸出部与罩体之间通过其截面为S形台阶面过渡连接;凸出部上设置进风口,罩体的侧部开设有多个与进风口连通的出风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罩体的顶部设置有S形台阶面,该结构使得动叶轮前盘上表面与风罩S形台阶面的上侧形成较小的间隙,且使得动叶轮甩出来的气流与“S型”风罩S形台阶面的下侧完美贴合,避免气流回流,减少能量损耗,从而提升吸尘器马达的真空度和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尘器风罩部件领域,尤其与一种吸尘器降噪机构有关。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吸尘器马达风罩采用一进一出结构,即只有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且马达风罩表面一般冲压成平面,但是这样的风罩结构很容易形成涡流噪声,且动叶轮甩出的气体不能及时流出,从而降低马达的出风量。另外,由于马达风罩表面冲压成平面,虽然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但会造成动叶轮前盘与风罩之间有较大的间隙,动叶轮甩出的气体将在该间隙内反复流动,从而降低吸尘器马达的真空度和运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马达风罩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尘器降噪机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尘器降噪机构,包括罩体,其特征是,所述的罩体呈环状,罩体一端通过盖板闭合,另一端开口,动叶轮设置于罩体环形开口内腔中,所述罩体设置盖板的一端向上凸出形成凸出部,凸出部与罩体之间通过其截面为S形台阶面过渡连接;所述的凸出部上设置进风口,罩体的侧部开设有多个与进风口连通的出风口。
所述的出风口数量至少比动叶轮叶片数量多3-5个,该风罩出风口数量可以降低动叶轮与出风口之间的动静干涉影响,同时也可以降低气流的宽频噪声。
所述的出风口的高度为动叶轮出口宽度1.8~2.2倍。
所述的出风口的宽度为ω/2π*D,其中ω代表弧度,ω15°~25°,D为风罩直径。
所述的出风口的外侧的其中一侧还设有斜向设置的风盖,风盖宽度为出风口宽度的1/3。
所述的的风盖引出角α取值55~65°。
所述的风盖倒角R=1/3~1/2H,其中H是风罩出风口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罩体的顶部设置有S形台阶面,该结构使得动叶轮前盘上表面与风罩S形台阶面的上侧51形成较小的间隙,且使得动叶轮甩出来的气流与“S型”风罩S形台阶面的下侧52完美贴合,避免气流回流,减少能量损耗,从而提升吸尘器马达的真空度和运行效率。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最优的出风口数量、出风口高度、出风口宽度、出风口风盖宽度、出风口风盖引出角、出风口风盖倒角,从而可以降低动叶轮与风罩出风口之间的动静干涉影响,提升马达的运行效率,同时也可以降低气流的宽频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和解释,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唯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德胜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星德胜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654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快速组装的轻便型照明用母线槽
- 下一篇:一种导轨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