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槽装框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68438.2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14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峰;吴正同;庄伟;李新昌;汪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鑫集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合肥协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30/10 | 分类号: | H02S30/10;H02S40/42;H02S40/44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014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槽装框式光伏 光热 一体化 组件 | ||
1.一种双槽装框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组装框、光伏板(20)、导热膜层(30)以及聚热板(40),光伏板(20)和聚热板(40)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组装框内;
所述导热膜设于光伏板(20)和聚热板(40)之间,用于光伏板(20)和聚热板(40)之间的导热与粘结;
所述光伏板(20)由层叠设置的受光玻璃(21)、前封装胶膜、电池片串(23)、后封装胶膜(24)以及绝缘背板(25)层压加热封装组成;
所述聚热板(40)在X、Y以及Z方向上均具有居中对称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槽装框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热板(40)由导热侧板(41)和受热侧板(42)对称焊接贴合而成;所述导热侧板(41)和受热侧板(42)之间设有冲压部分,所述冲压部分形成内腔流道(43),内腔流道(43)两端设有进出管口(44);所述导热侧板(41)和受热侧板(42)焊接部分形成密封区域(45),所述密封区域(45)用于密封内腔流道(4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槽装框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流道(43)以及密封区域(45)在X和Y方向上都具有居中对称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槽装框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流道(43)的顶面为平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槽装框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框由两支长边框(50)和两支短边框(60)组装而成,长边框(50)与短边框(60)均开设有光伏槽(51)、光热槽(52)以及角码腔(53),相邻长边框(50)与短边框(60)之间通过过盈配合的连接角插装连接;所述光伏板(20)与聚热板(40)的边缘分别安装于所述光伏槽(51)与光热槽(52)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槽装框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槽(51)与光伏板(20)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光伏槽(51)与光伏板(20)之间的间隙通过密封胶(70)充分固化;所述光热槽(52)与聚热板(40)之间设有间隙,光热槽(52)与聚热板(40)之间的间隙通过密封胶(70)充分固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槽装框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光玻璃(21)为超薄钢化玻璃,厚度为0.5mm~2.5mm;所述前封装胶膜和后封装胶膜(24)的材料为透明EVA或透明POE。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槽装框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膜层(30)的厚度为0.5~2.0mm,其材料为导热泥、导热胶、导热薄膜、导热垫片以及双面粘结膜中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槽装框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侧板(41)和受热侧板(42)的厚度为0.5~1.0mm,其材料为钢板、铝板以及铜板中的一种。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槽装框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边框(50)与短边框(60)材质均为压铸铝型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鑫集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合肥协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鑫集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合肥协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684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附墙式开关柜
- 下一篇:一种检验科免疫细菌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