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腔管材的双层共挤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72222.3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83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仁泽;郭克;李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诺神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11 | 分类号: | B29C48/11;B29C48/335;B29C48/7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刘海尧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双层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腔管材的双层共挤模具。包括:分流结构,设有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流通结构,包括第一模体、第二模体和套设在第一模体外周的套筒,第一模体套设于第二模体的外周,第一模体的外壁设有与第一出口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一流道、第二模体的外壁设有与第二出口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二流道;成型结构,包括设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出料口处的第三模体和套设于第三模体外周的口模,第三模体设有至少两个导流件,至少两个导流件之间形成用以熔接自出料口流出的物料的成型腔。本实用新型解决物料填充芯模间隙时流动时间久、成型后的多腔管壁厚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腔管材的双层共挤模具。
背景技术
多腔管是同一管道内设有多个腔道的管材,可有多种不同外形和管腔形状。医用多腔管可为医疗器械和仪器设备的应用提供多重功能,不同的腔道具有用于导丝导线穿过、流体、药物流通等多种用途。相较于单腔管,多腔管具有截面形状复杂、几何精度高等特点。现有的模具中,传统多腔芯模往往在导流段结束后才开始填充芯模空隙,在模具中流动的物料往往在成型端才能填充芯模成型,物料流动时间久、成型后的多腔管壁厚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物料在导流段结束后才开始填充芯模间隙导致流动时间久、成型后的多腔管壁厚不均匀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多腔管材的双层共挤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腔管材的双层共挤模具,包括:
分流结构,设有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
流通结构,包括第一模体、第二模体和套设在所述第一模体外周的套筒,所述第一模体套设于所述第二模体的外周,所述第一模体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模体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二流道;
成型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出料口处的第三模体和套设于所述第三模体外周的口模,所述第三模体设有至少两个导流件,至少两个所述导流件之间形成用以熔接自所述出料口流出的物料的成型腔。
可选地,所述导流件包括连接设置的导流部和成型部,所述导流部自所述出料口至所述导流部与成型部的连接处直径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导流部远离所述成型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模体内部。
可选地,所述导流部和成型部一体加工成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均为螺旋形流道,所述螺旋形流道由进料口朝向所述出料口,槽深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为由进料口朝向所述出料口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台。
可选地,所述第三模体为可替换芯模。
可选地,所述成型结构还包括将所述口模压接在所述套筒上的压板。
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分流结构的进口连通的连接器。
可选地,靠近所述分流结构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分别设有第一流量调节器和第二流量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诺神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赛诺神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722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注塑成型的废料分离装置
- 下一篇:对装式智能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