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线、RFID标签及金属货物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73168.4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8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力平;彭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鑫业智能标签应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08 | 分类号: | H01Q13/08;H01Q1/22;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李于明 |
地址: | 52379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rfid 标签 金属 货物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线、RFID标签及金属货物容器。所述天线包括:匹配环以及设置在匹配环一侧的震动臂。所述震动臂具有至少两个弯折,以形成至少两个U型槽。所述匹配环中开设有至少一个呈长圆孔形状的开槽。所述天线为铜箔金属天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可以方便的通过调整天线结构调整标签阻抗,使标签天线阻抗与芯片阻抗匹配,减少回波损耗和增强标签效率以确保标签能够在较远的距离被读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线、RFID标签及金属货物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物流行业,港口行业的发展,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金属货物容器在铁路、港口码头、汽运等行业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但是金属货物容器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如何建立高效的物流管理系统,使物流更加方便快捷,是各企业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目前,主要采用条码和二维码对这些金属货物容器进行盘点与溯源追踪。由于条码或二维码存在保存时间短,易被遮挡,在运输过程中易破损,易受使用环境光源影响,需人工单个识别等的缺陷。因此,使得进行盘点和溯源追踪工作的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并且工作效率低。尤其是,金属货物容器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这样的人工模式难以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
为了提升效率,现有一些机构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对金属压力容器进行盘点与溯源追踪的技术方案。但由于标签工艺和所使用核心部件的局限性,导致标签存在不防水、易受损、易老化、易分层和读距短等缺陷。在长时间户外环境应用还容易出现功能失效等现象,且失效后标识信息较难重新获取。
因此,急需建立稳定的溯源体系,以解决标签易受损、不易识别和读距短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天线、RFID标签及金属压力容器,能够解决标签易受损、不易识别和读距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线,所述天线包括:匹配环以及设置在匹配环一侧的震动臂。所述震动臂具有至少两个弯折,以形成至少两个U型槽。所述匹配环中开设有至少一个呈长圆孔形状的开槽。所述天线为铜箔金属天线。
所述匹配环包括:主体部分,主体部分由第一矩形块、第二矩形块和第三矩形块三个矩形块组成。主体部分的第二矩形块和第三矩形块的连接处设置有水平方向的第一延伸部。主体部分的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的连接处设置有与第一延伸部平行的第二延伸部。
所述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的另一端则分别由匹配环的第一垂直臂的上端和下端连接,第一垂直壁垂直于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匹配环的主体部分、第一延伸部、第一垂直臂以及第二延伸部依次连接成环。
其中,所述匹配环的主体部分的第三矩形块上设置有一个呈长圆孔形状的开槽,所述长圆孔形状的开槽的圆角的圆弧半径均设置为0.40mm。
所述震动臂上依次序设置有第一垂直微带线、第一水平微带线、第二垂直微带线、第二水平微带线、第一矩形微带线、第三垂直微带线、第一梯形微带线以及第二矩形微带线。
其中,所述第二水平微带线的右侧与所述第一矩形微带线的左下端连接,第二水平微带线垂直于第一矩形微带线的左边。所述第三垂直微带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矩形微带线的右下端连接,第三垂直微带线垂直于第一矩形微带线的下边。所述第一垂直微带线与匹配环的第一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一垂直微带线垂直于匹配环的第一延伸部。
所述震动臂上设置有2个U型槽;其中第一U型槽为水平U型槽,第二U型槽为垂直U型槽;所述第一U型槽的底部为所述第一垂直微带线,所述第一U型槽的上侧为所述第一水平微带线,所述第一U型槽的下侧为所述匹配环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U型槽的底部为所述第二水平微带线,所述第二U型槽的左侧为所述第二垂直微带线,所述第二U型槽的右侧为所述第一矩微带线。所述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的圆角的圆弧半径均设置为0.4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鑫业智能标签应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鑫业智能标签应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731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减震钢板加工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对工件进行定位的液压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