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发热功能的新型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75338.2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94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双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联达技术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G08B21/24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发热 功能 新型 枕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发热功能的新型枕头,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固定设有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表面设有一层导热橡胶层,在所述导热橡胶层内间隔均匀布设有多根加热线,所述枕头本体的一侧上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内固定嵌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温度调节按钮和控制处理单元,在所述温度调节按钮的一侧上设有温度显示屏,所述温度调节按钮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底板的底端设有一层橡胶防滑层,所述导热橡胶层内嵌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发热功能的新型枕头。
背景技术
枕头,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睡觉时须采用枕头。枕头一般由枕芯、枕套两部分构成。
目前大多数的枕头均只是单一的纺织品做成的枕头,在冬天颈部以及头部进行温热时,对睡眠质量能起到一定的调节和促进作用,然后普通的枕头均不方便对头部或颈部进行加热,所以就需要一种具有发热功能的枕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发热功能的新型枕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枕头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一侧的导热橡胶层内,布设的多根碳纤维发热线,通过温度调节按钮调节温度,多根碳纤维发热线进行发热导致整个发热橡胶层处于恒温状态,并且枕头本体的中部呈内凹的状态,能有效的将颈部和头部进行裹覆,恒温的加热对睡眠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在碳纤维加热线故障或局部温度异常时,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采集,通过控制处理单元控制蜂鸣器进行报警,及时的提醒检查维修,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发热功能的新型枕头,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固定设有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表面设有一层导热橡胶层,在所述导热橡胶层内间隔均匀布设有多根加热线,所述枕头本体的一侧上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内固定嵌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温度调节按钮和控制处理单元,在所述温度调节按钮的一侧上设有温度显示屏,所述温度调节按钮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底板的底端设有一层橡胶防滑层,所述导热橡胶层内嵌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温度调节按钮包括温度上调按钮和温度下调按钮,所述温度上调按钮和温度下调按钮均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
进一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采用80C51系列单片机。多根所述的加热线均采用碳纤维加热线。所述温度显示屏为条状的温度显示屏,并且温度显示屏上设有温度刻度线。
进一步,所述枕头本体的中部呈向内凹的弧形凹槽状,所述控制槽的上端转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枕头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一侧的导热橡胶层内,布设的多根碳纤维发热线,通过温度调节按钮调节温度,多根碳纤维发热线进行发热导致整个发热橡胶层处于恒温状态,并且枕头本体的中部呈内凹的状态,能有效的将颈部和头部进行裹覆,恒温的加热对睡眠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在碳纤维加热线故障或局部温度异常时,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采集,通过控制处理单元控制蜂鸣器进行报警,及时的提醒检查维修,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联达技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联达技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753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