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桑叶杀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81646.6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92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默森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李文荣 |
地址: | 641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叶 杀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桑叶杀青装置,包括支撑架;杀青筒,倾斜设置在支撑架上并通过安装在支撑架内的传动装置保持旋转;进料斗,设置在杀青筒高端处的开口位置处并安装在支撑架上;出料斗,设置在杀青筒低端处的开口位置处并安装在支撑架上;和搅动机构,与杀青筒低端处外部的传动箱相连并插进杀青筒的内部,在杀青筒内部的搅动机构上还设置有与外接设备连接的空气流道。该杀青装置采用倾斜设置的杀青筒,便于能够对桑叶进行持续的杀青,同时将加热装置设置在杀青筒内部的搅动机构上,能够加快杀青的速度,同时也减少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桑叶杀青装置。
背景技术
桑叶茶一般选用生态环境优越、无污染的优质嫩桑叶为原料,经科学烘焙等工艺精制而成,桑叶茶的生产加工工艺需经采桑、洗晾、切叶、杀青、揉搓、解块、烘干、制香等工序。
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一般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等原则。
现有的杀青装置是采用卧式安装的杀青筒并保持可以旋转,然后在杀青筒底部设置加热装置进行杀青,此种方式在杀青时能够保证杀青时达到多抛少闷的原则,但是在杀青时,由于加热装置设置在杀青筒的底部,而杀青筒是旋转的,因此会导致杀青筒底部刚加热之后就被旋转至高端处,这势必会造成冷却,旋转至底部后又进行加热,造成热能的损耗,并且在杀青时,由于要满足高温杀青,先高后低(即刚开始杀青时温度要高,使酶的活性在较短的时间内受到破坏,随后温度降低,促进内含物的转化,保证杀青的理化变化程度都能达到茶叶品质的要求)的原则,这就需要对加热装置进行温控,保证刚开始杀青时温度较高,杀青快结束时温度较低,在操作过程中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桑叶杀青装置,该杀青装置采用内部加热,在杀青筒内部设置空气流道,通过空气流道来实现加热,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热能的损耗,同时在加热时还能对桑叶进行搅拌,结合杀青筒的搅拌实现对桑叶的多抛少闷,并且该杀青筒为倾斜设置,杀青筒内部的出气孔按不同的大小进行排列,便于实现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整个过程能够实现自动化杀青。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桑叶杀青装置,包括支撑架;
杀青筒,倾斜设置在支撑架上并通过安装在支撑架内的传动装置保持旋转;
进料斗,设置在杀青筒高端处的开口位置处并安装在支撑架上;
出料斗,设置在杀青筒低端处的开口位置处并安装在支撑架上;和
搅动机构,与杀青筒低端处外部的传动箱相连并插进杀青筒的内部,在杀青筒内部的搅动机构上还设置有与外接设备连接的空气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设置在支撑架内部;
传动轴,设置在支撑架的外端并通过带传动机构和驱动电机相连;和
传动轮,设置在传动轴上并与杀青筒外部的从动轮保持连接和相对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杀青筒的高端处侧面开口,在该开口位置处设置有不与杀青筒接触的进料斗,该进料斗固定设置在支撑架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杀青筒的低端处侧面上开设有一中心孔和一与杀青筒内壁贴合的出料孔,所述中心孔内通过轴承安装搅动机构,所述出料斗设置在杀青筒的低端处外部并在出料斗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与杀青筒外壁相对应但不接触的圆弧槽。
进一步的,所述搅动机构包括转轴,通过轴承分别连接在传动箱的箱壁和杀青筒端部上并保持一端插进杀青筒内部;
多个搅拌轴,均匀设置在杀青筒内部的转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默森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默森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816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折式折叠轮
- 下一篇:一种抗干扰的调频发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