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极管引线成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293257.5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40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育群;邸见好;何昆霖;张成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轩扬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B21F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45 | 代理人: | 潘云峰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极管 引线 成型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引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极管引线成型机构。其包括驱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第一转向组件、第二转向组件、第一执行组件及第二执行组件,第一传动组件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第一传动组件的第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第二传动组件的第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第一转向组件第一端面与第一传动组件的第二端抵接,第二转向组件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向组件中,第二转向组件的第一端面与第二传动组件第二端抵接,第一执行组件沿第二方向滑动设置,第一执行组件第一端与第一转向组件的第二端面抵接,第二执行组件第一端与第二转向组件的第二端面抵接。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二极管引线成型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引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极管引线成型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子元器件行业中,二极管是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电子元件,二极管引线成型机是应用于制作生产二极管所需的二极管引线,二极管引线作为一种外接器件,主要作为电子元件、电晶体、CPU主板或电路板上的引脚应用。现有的生产引线的方法中,将铜丝加工成引线的切割方式是利用切割机构或切刀组件将铜丝切割。
对于二极管引线侧面需要弯折成型的设计要求,常规生产设备通常利用端部撞头将引线的端头撞击成型后,再次对成型后的引线侧面进行二次弯折成型,不仅弯折成型后的产品规格难以统一,且二次成型的手段导致生产效率低下,难以提高生产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二极管引线成型机构,用于解决二极管引线成型困难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二极管引线成型机构,其包括:驱动组件;
第一传动组件,其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且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第二传动组件,其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且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第一转向组件,其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第二端抵接;
第二转向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向组件中,所述第二转向组件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第二端抵接;
第一执行组件,其沿第二方向滑动设置,所述第一执行组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向组件的第二端面抵接;
第二执行组件,其沿第二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执行组件中,所述第二执行组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组件的第二端面抵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以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第一转向组件及第一执行组件,与第一传动组件连接的驱动组件用于推动第一执行组件往复运动,控制第一执行组件的第二端往复夹具引线,再通过依次相连的第二传动组件、第二转向组件及第二执行组件,驱动组件推动第二传动组件,带动第二执行组件的第二端往复运动对夹紧的引线侧面进行撞击成型,通过该机构能够快速对二极管引线撞击成型,成型效果好,成型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凸轮,所述第一驱动凸轮周面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第一端抵接;
第二驱动凸轮,所述第二驱动凸轮周面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第一端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凸轮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驱动凸轮周面间隔设置有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周向轮廓延伸范围内。
在第一驱动凸轮上形成的第一凸起延伸范围覆盖住第二凸起,以确保第一驱动凸轮带动第一执行组件控制夹模间歇地夹紧引线时,第二驱动凸轮能够在此时控制第二执行组件利用其第二端设置的撞头撞击引线,使之成型,之后第一驱动凸轮控制第一执行组件松开引线,再通过第三凸起带动第二执行组件撞击引线,使之掉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轩扬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轩扬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2932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