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金属双极板电堆自动堆叠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09397.7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09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孙绪杰;赵磊;许振世;赵春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2404 | 分类号: | H01M8/2404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属 极板 自动 堆叠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双极板电堆自动堆叠的工装,包括堆叠台面、金属双极板电堆主体、横向定位机构、侧向定位机构和中间定位机构,所述横向定位机构包括横定位立柱和横向导杆,所述横定位立柱设置于堆叠台面顶部外壁,所述横向导杆设置于横定位立柱内壁,所述侧向定位机构包括侧定位支柱和侧向导杆,所述侧定位支柱设置于堆叠台面顶部外壁,所述侧向导杆设置于侧定位支柱内壁,所述中间定位机构包括中间支柱和中间导杆,所述中间支柱设置于堆叠台面顶部外壁,所述中间导杆设置于中间支柱一侧外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多个横向定位机构、侧向定位机构和中间定位机构,可以对金属双极板电堆主体进行容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双极板电堆堆叠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双极板电堆自动堆叠的工装。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燃料电池电堆是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化学反应的场所,是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现有技术中,燃料电池在装配过程中,利用金属棒对其两端进行定位用于组装,但其精度有限,微距离的移动就会造成燃料电池堆叠偏移,为了提高燃料电池电堆的装配精度,我们提出了以下方案。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0462028.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液流电池堆叠工装,包括底板,底板的每一条边上均设有一支架,每一支架上方均并排设有两导轨,每一导轨前方均设有一限位板,两导轨后方设有一电缸,电缸前方安装有U型压板,U型压板两端分别套设在两导轨上,且每一U型压板两端下方各设有一预压装置,预压装置包括气缸、滑轨和压块,气缸安装在U型压板下方,滑轨与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压块安装在滑轨下方。
上述专利中的一种液流电池堆叠工装存在以下不足:在堆叠的过程中,一次性只能对一组电池进行堆叠,使得堆叠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金属双极板电堆自动堆叠的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金属双极板电堆自动堆叠的工装,包括堆叠台面、金属双极板电堆主体、横向定位机构、侧向定位机构和中间定位机构,所述横向定位机构包括横定位立柱和横向导杆,所述横定位立柱设置于堆叠台面顶部外壁,所述横向导杆设置于横定位立柱内壁,所述侧向定位机构包括侧定位支柱和侧向导杆,所述侧定位支柱设置于堆叠台面顶部外壁,所述侧向导杆设置于侧定位支柱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定位机构包括中间支柱和中间导杆,所述中间支柱设置于堆叠台面顶部外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导杆设置于中间支柱一侧外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堆叠台面顶部外壁设置有极板支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堆叠台面一侧外壁设置有浮动连接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堆叠台面顶部外壁设置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外壁活动连接有滑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环一侧外壁设置有防护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环一侧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件,所述螺纹件一侧外壁卡接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双极板电堆自动堆叠的工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有多个横向定位机构、侧向定位机构和中间定位机构,可以对金属双极板电堆主体进行容置,从而可以对金属双极板电堆主体实现卡接固定,可以对金属双极板电堆主体在堆叠时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便于提高后续对金属双极板电堆主体进行装配时的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093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