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油樟枝叶碳化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13898.2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60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樊建东;陈阳;袁伟;向连梅;张洋;杨露林;李伟;李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金森林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38 | 分类号: | B09B3/38;B09B3/35;B09B3/60;B09B3/65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6 | 代理人: | 王成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枝叶 碳化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油樟枝叶碳化的处理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搅拌室、发酵室、粉碎室和排料室,搅拌室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室顶部设有进料口,搅拌室和发酵室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发酵室侧壁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粉碎室设有粉碎装置,粉碎室底部设有筛网,所述塔体底部设有位于筛网下方的排料口。通过搅拌室、发酵室、粉碎室和排料室,可以通过一个设备对油樟枝叶实现碳化,解决了传统的油樟叶处理过程中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樟枝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油樟枝叶碳化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油樟是我国特有的樟科樟属芳香植物,其枝叶富含芳香油,目前对油樟叶的开发利用主要以提取挥发油为主,油樟叶提取挥发油后会产生大量残渣副产物,油樟枝叶是经过蒸馏之后的油樟叶,含有丰富的碳源,含碳量在48%左右,同时残存了一些氮源以及生长因子,还残留了一些具有抗菌、抑菌的樟油成分,目前,对于油樟枝叶的综合利用较少,通常处理油樟枝叶的方法是直接焚烧或者堆放腐烂,在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也浪费了不少资源,与目前节能环保的政策不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油樟枝叶碳化的处理装置,用于解决油樟枝叶处理过程中污染环境且浪费资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应用于油樟枝叶碳化的处理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搅拌室、发酵室、粉碎室和排料室,搅拌室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室顶部设有进料口搅拌室和发酵室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发酵室侧壁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粉碎室设有粉碎装置,粉碎室底部设有筛网,所述塔体底部设有位于筛网下方的排料口。通过搅拌室、发酵室、粉碎室和排料室,可以通过一个设备对油樟枝叶碳化,解决了传统的油樟枝叶处理过程中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竖向的搅拌杆和搅拌叶片,搅拌叶片均匀的绕设在搅拌杆上,搅拌杆贯通搅拌室的顶部并且和电动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粉碎装置包括横向的粉碎杆和粉碎叶片,粉碎叶片均匀的饶设在粉碎杆上,粉碎杆贯通粉碎室的侧壁并且和电动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发酵室内设有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通过设置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可以对发酵室内的温度进行控制,使得发酵室内的温度利于发酵和干燥,提高油樟枝叶碳化的转化效率。
进一步,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上均设有球阀。通过在进气管和出气管上设置球阀,可以在发酵室内对油樟枝叶实现有氧发酵和无氧发酵,提高了油樟枝叶的发酵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发酵室侧壁设有观察窗。通过在发酵室侧壁设置观察窗,可以随时观察发酵室内油樟枝叶的发酵程度,以及发酵完成后的干燥情况,从而提高转化效率。
进一步,所述第二出料口设于发酵室底部中心,第二出料口周向设有倾斜的挡料板。在第二出料口设置倾斜的挡料板可以使得发酵、干燥过后的油樟枝叶能够更容易进入粉碎室粉碎。
进一步,所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处均设有电磁阀。设置电磁阀门能够便于控制搅拌室和发酵室内的物料,控制油樟枝叶碳化的转化过程。
进一步,所述排料室内设有倾斜的排料板,排料板的一端和排料口连接,另一端和筛网连接。设置筛网可以使得尺寸符合要求的通过筛网,尺寸过大的继续粉碎,设置排料板有利于转化成的碳化枝叶排出塔体外。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通过一个设备就可实现对油樟枝叶的碳化,解决了传统的油樟枝叶处理过程中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问题。
2、通过在发酵室侧壁设置进气管和出气管、以及在进气管和出气管上安装球阀,可以在发酵室内实现对油樟枝叶的有氧发酵和无氧发酵,提高发酵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金森林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宜宾金森林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138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静电塑料载带
- 下一篇:一种芯片框架的提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