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外套管冲压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15793.0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52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赖致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磐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43/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黄巧香 |
地址: | 36102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套 冲压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外套管冲压生产线,包括上料机构,上料机构的出料端设置成型机构,成型机构包括机台,机台上十字交错设置有气缸组,气缸组包括:送料气缸,设置于机台上靠近上料机构的一侧;冲缺气缸,设置于机台上远离上料机构的一侧,且冲缺气缸的活塞杆与送料气缸的活塞杆相对;定位焊道识别气缸,定位焊道识别气缸的活塞杆与送料气缸以及冲缺气缸的活塞杆相垂直;缩管气缸,缩管气缸的活塞杆与定位焊道识别气缸相对。通过在机台上十字交错设置气缸组,包括了两两相对的送料气缸、冲缺气缸、定位焊道识别气缸以及缩管气缸,实现了在同一道生产线上完成冲缺、冲孔以及缩口等工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材管件成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内、外套管冲压生产线。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加工内、外套冲压生产线通常需要分别完成缩口、冲缺的工艺,同时在冲缺的过程中还需要人工进行摆正,避免冲缺的部位对上管套的焊缝进而导致管套破裂,整个工序极为麻烦并且需要多套设备以及人工、器械辅助来完成,耗时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以减少内、外套生产过程的工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外套管冲压生产线,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内、外套管冲压生产线,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的出料端设置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十字交错设置有气缸组,所述气缸组包括:
送料气缸,设置于所述机台上靠近所述上料机构的一侧;
冲缺气缸,设置于所述机台上远离所述上料机构的一侧,且所述冲缺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送料气缸的活塞杆相对;
定位焊道识别气缸,所述定位焊道识别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送料气缸以及所述冲缺气缸的活塞杆相垂直;
缩管气缸,所述缩管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定位焊道识别气缸相对。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定位焊道识别气缸上电连接光电传感器,所述定位焊道识别气缸为翻转气缸。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送料气缸的活塞杆远离缸体的一端固接送料块,所述送料块与所述上料机构的上料轨道相互贴靠。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送料块具体包括基体,所述基体远离所述上料机构的一端表面开设有半圆形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工件相适配,所述容置槽靠近所述缩管气缸的一端开设弧形的缩管槽,所述缩管槽的弧径大于所述容置槽的弧径。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缩管气缸的活塞杆远离缸体的一端固接缩管件,所述缩管件与所述缩管槽相适配。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冲缺气缸的活塞杆远离缸体的一端可拆卸设置冲缺块,所述冲缺块上设置有若干冲缺芯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机台上十字交错设置气缸组,包括了两两相对的送料气缸、冲缺气缸、定位焊道识别气缸以及缩管气缸,实现了在同一道生产线上完成冲缺、冲孔以及缩口等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送料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磐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磐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15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碳纤维老化的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工原料生产用的混合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