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双枪直流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18693.3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36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蒋泽鹏;叶英;周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弘电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乐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30 | 代理人: | 周冬霞 |
地址: | 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效果 直流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双枪直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柜,所述充电柜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子仓,所述子仓的内部设有散热组件,所述充电柜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顶面均固定安装有顶仓,所述顶仓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顶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环形滑轨,所述环形滑轨的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面均固定安装有标识牌,所述顶仓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该散热效果好的双枪直流充电桩,通过驱动组件使得转杆带动连接杆转动,进而使得固定在连接杆左右两侧的两个标识牌在环形滑轨以及滑块的作用下转动,进而实现全方位警示标识牌的效果,提高了整个充电桩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双枪直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直流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现有的直流充电桩大多都固定在室外,从而方便为车辆提供充电的需求,由于充电桩内部电伏过高,从而使得充电桩表面一般都会固定安装警示用的标识牌,以防他人因触碰充电桩而发生事故,又由于标识牌固定在某个位置,从而导致整个充电桩标识牌的警示效果差,故而提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双枪直流充电桩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双枪直流充电桩,具备全方位展示标识牌以及提高充电桩安全性等优点,解决了由于充电桩内部电伏过高,从而使得充电桩表面一般都会固定安装警示用的标识牌,以防他人因触碰充电桩而发生事故,又由于标识牌固定在某个位置,从而导致整个充电桩标识牌的警示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双枪直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柜,所述充电柜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子仓,所述充电柜的正面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门板,所述门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子仓的内部设有散热组件,所述充电柜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通风口,所述充电柜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架,所述充电柜的背面内壁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安装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顶面均固定安装有顶仓,所述顶仓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顶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环形滑轨,所述环形滑轨的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面均固定安装有标识牌,两个所述标识牌相对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顶仓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
进一步,所述顶仓为内部中空的等腰梯形,所述子仓为内部中空且底面缺失的长方体,所述充电柜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
进一步,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机、进风管和出风管,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位于子仓内部的充电柜顶面上,所述进风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风机的进风端上,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贯穿子仓的左侧内壁并延伸至其左侧,所述出风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风机的出风端,所述出风管的另一端贯穿充电柜的顶面并延伸至充电柜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子仓的左侧面开设有可供进风管贯穿的第一贯穿孔,所述充电柜的顶面开设有可供出风管贯穿的第二贯穿孔。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转杆、蜗杆和蜗轮,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顶仓的内底壁上,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蜗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块的左侧面活动连接,所述转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顶仓的内底壁活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贯穿顶仓的内顶壁并延伸至其顶部,且与连接杆的外周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顶仓的顶面开设有可供转杆贯穿的活动孔,所述活动孔通过轴承与转杆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散热效果好的双枪直流充电桩,通过驱动组件使得转杆带动连接杆转动,进而使得固定在连接杆左右两侧的两个标识牌在环形滑轨以及滑块的作用下转动,进而实现全方位警示标识牌的效果,提高了整个充电桩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弘电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弘电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186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切换背部场景的手机壳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有机肥原料发酵过程的翻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