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消除噪音的通气道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19898.3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76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田鑫;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谊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33 | 分类号: | F16L55/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李彪 |
地址: | 102609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噪音 通气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消除噪音的通气道,所述通气道包括壳体和柔性管,所述柔性管内置于壳体中,柔性管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两端进行固定,在柔性管与壳体之间形成腔体,腔体中的壳体内侧壁在圆周方向排布高度不等的柱体,通气时柔性管贴合与柱体的顶端使柔性管的内壁形成凹凸不平的气道壁。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设备完整通气道不同位置的降噪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消除噪音的通气道。
背景技术
气流在管道中输送时,因振动、内部介质流动摩擦、碰撞和扰动从而产生噪音,目前常用的消音技术基本都是采用隔声、吸声与隔振等方法来实现,隔振形式是在由振源至有关结构的振动能量传递路径中加入一些环节,这些环节可硬可软,能够改变振源与受体之间的机械阻抗,增大接合部位的耦合损耗能力,将大部分振动能量反射回去,并消耗掉由振源传来的部分振动能量,从而使不希望产生振动的结构不振或振动很小,由此结构产生的噪声也得到了控制。
目前市售通气治疗设备进气道处,风噪普遍偏大,对患者使用设备的体验感造成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噪音的通气道,可以适用于设备完整通气道不同位置的降噪处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消除噪音的通气道,所述通气道包括壳体和柔性管,所述柔性管内置于壳体中,柔性管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两端进行固定,在柔性管与壳体之间形成腔体,腔体中的壳体内侧壁在圆周方向排布高度不等的柱体,通气时柔性管贴合与柱体的顶端使柔性管的内壁形成凹凸不平的气道壁。
优选地,柔性管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两端采用粘接、过盈配合或卡扣的方式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柔性管的内部腔体在未通气前处于自由悬空状态或趋于闭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左右分别为进气口和出气口,壳体内侧壁在圆周方向排布高度不等的柱体,柔性管在进出气口与壳体进行固定,固定方式可采用粘接、过盈配合、卡扣等形式,柔性管内部的腔体在未通气前处于自由悬空状态或趋于闭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的消除气体通过气道时产生的噪声,结构简单,设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气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气道未通气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气道未通气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通气道通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通气道的外形图;
附图标记:
1、壳体;2、柔性管;3、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可消除噪音的通气道,所述通气道包括壳体1和柔性管2,所述柔性管2内置于壳体1中,柔性管2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的两端进行固定,在柔性管2与壳体1之间形成腔体,腔体中的壳体内侧壁在圆周方向排布高度不等的柱体3,通气时柔性管贴合与柱体的顶端使柔性管的内壁形成凹凸不平的气道壁。
柔性管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两端采用粘接、过盈配合或卡扣的方式进行固定。
所述柔性管的内部腔体在未通气前处于自由悬空状态(如图2所示)或趋于闭合状态(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谊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谊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198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机杆监测装置和轨道交通设备监测系统
- 下一篇:超声波焊头及极耳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