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烘箱的风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19986.3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10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和;杨绍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恒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5/04 | 分类号: | F26B5/04;F26B25/00;F25D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茸恒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408 | 代理人: | 滕延庆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烘箱 风冷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烘箱的风冷系统,包括设置于烘干箱箱体上的仓门,所述仓门上设有风管组件,所述风管组件包括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和第四风管,所述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第四风管依次连接形成连通的风冷风道,所述第二风管和第三风管上均设有多个排风循环孔,所述第三风管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设置于仓门外侧的进风管道相连通,同时该风道上设有进风孔,使之在风道内形成循环气流,并通过排风循环孔快速与外部交换热量,帮助真空烘干箱快速降温,帮助真空烘干箱快速降温,并且增加了风道上的排风循环孔的数量,加快了冷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烘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烘箱的风冷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给,经常需要放入真空烘箱中进行干燥处理,电子产品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烘烤,烘烤结束后,不可以在高温情况下破坏真空,实现冷却,从而快速取出产品,所以只能等待产品放置冷却以后才能取出,从而影响干燥好的产品能及时的取出,影响了生产效率,因此为了加快生产速度,需要在真空烘箱中加入冷却装置,帮助干燥后的电子产品快速冷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真空烘箱的风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真空烘箱的风冷系统,包括设置于烘干箱箱体上的仓门,所述仓门上设有风管组件,所述风管组件包括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和第四风管,所述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第四风管依次连接形成连通的风冷风道,所述第二风管和第三风管上均设有多个排风循环孔,所述第三风管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设置于仓门外侧的进风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和第四风管上均设有用于和仓门固定连接的卡件。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第二风管和第三风管上均设有排风循环孔的数量范围为:3-6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第四风管的材质为铝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第四风管依次连接形成连通的矩形风冷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第四风管依次连接形成内部中空的矩形风冷风道。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烘箱的风冷系统,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第四风管依次连接形成连通的风冷风道,同时该风道上设有进风孔,使之在风道内形成循环气流,并通过排风循环孔快速与外部交换热量,帮助真空烘干箱快速降温,并且增加了风道上的排风循环孔的数量,加快了冷却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烘箱的风冷系统,其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和第四风管上均设有用于和仓门固定连接的卡件,安装方便,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仓门和风管组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烘箱的风冷系统,包括设置于烘干箱箱体上的仓门1,所述仓门1上设有风管组件2,所述风管组件2包括第一风管21、第二风管22、第三风管23和第四风管24,所述第一风管21、第二风管22、第三风管23、第四风管24依次连接形成连通的风冷风道,所述第二风管22和第三风管23上均设有多个排风循环孔3,所述第三风管23上设有进风口4,所述进风口4与设置于仓门1外侧的进风管道5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恒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恒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199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