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拆卸组合的金属毛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20066.3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01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周茂伟;万良淏;万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苏曼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6B7/04 | 分类号: | A46B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54 | 代理人: | 孙丹 |
地址: | 21116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拆卸 组合 金属 毛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组合的金属毛刷结构,属于等离子体连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一种便于拆卸组合的金属毛刷结构,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上四个角点上的槽钢,各个所述槽钢上均设有浮动件,所述框架内通过浮动件架设有高压电极,各个所述浮动件均穿设在高压电极上,所述高压电极中同轴设有接地电极,所述高压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形成供高分子材料管道通过的等离子体区域,所述接地电极包括设置在高压电极内的接地电极外骨架,所述接地电极外骨架沿圆周方向竖直均匀设有六个模块化的毛刷件,本金属毛刷结构其优点在于,采用模块化的毛刷件沿接地电极外骨架圆周方向竖直均匀设置,方便对毛刷件进行更换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等离子体连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拆卸组合的金属毛刷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热力管网的大力发展,由聚乙烯外护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和钢管组成的预制直埋高分子材料管道得到了大力推广,该类高分子材料管道在减少热损失,降低能耗方面效果显著,预制直埋高分子材料管道作为一种产品,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管网的运行效果和使用寿命,硬质聚氨酯泡沫与聚乙烯外护管的不黏结,影响预制直埋高分子材料管道质量,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聚乙烯外护管内表面进行表面处理,处理后可以提高高密度聚乙烯或玻璃钢高分子材料管道的内表面的表面能,有利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和高分子材料管道内表面的粘接,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具有可连续生产、可控制、无污染等优点,而被用于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的表面处理;
高分子材料管道用于液体、气体及其他介质的输送,在石油、化工、航天、集中供热、空调、市政等等管道的绝热保温工程中应用,高分子材料管道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工作钢管根据输送介质的技术要求分别采用有缝钢管、无缝钢管、双面埋弧螺旋焊接钢管;保温层采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护壳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或玻璃钢。现有的高分子材料管道连续处理设备的接地电极都是一体的,接地电极中的毛刷更换维修起来很是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组合的金属毛刷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组合的金属毛刷结构,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上四个角点上的槽钢,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槽钢上均设有浮动件,所述框架内通过浮动件架设有高压电极,各个所述浮动件均穿设在高压电极上,所述高压电极中同轴设有接地电极,所述高压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形成供高分子材料管道通过的等离子体区域;
所述接地电极包括设置在高压电极内的接地电极外骨架,所述接地电极外骨架沿圆周方向竖直均匀设有六个模块化的毛刷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高分子管道通过时,此时高分子材料管道从高压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形成的等离子体区域通过进行等离子体材料表面处理,长期工作下毛刷件容易老化,采用模块化的毛刷件沿接地电极外骨架圆周方向竖直均匀设置,方便对毛刷件进行更换维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毛刷件包括均匀竖直设置在接地电极外骨架圆周方向上的六个块骨架,各个所述块骨架上设有块骨架压板,所述块骨架压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各个所述块骨架压板分别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在各个块骨架上,各个所述块骨架压板内均竖直开设有安装槽,各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匀嵌设有金属毛刷,各个所述金属毛刷远离块骨架压板的一端与高压电极内圈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毛刷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或碳材质,优选为304不锈钢材质,在更换金属毛刷时,此时只需将块骨架压板与块骨架之间的螺栓拆卸下来,此时即可对金属毛刷进行更换维修,模块化的金属毛刷更换维修更为方便快捷。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各个所述块骨架呈“之”字形均匀分布在接地电极外骨架的外圈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块骨架呈“之”字形分布设置,使得模块的金属毛刷对高分子材料管道的内外表面处理更为精确有效。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各个所述金属毛刷的圆周直径为50mm~2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苏曼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苏曼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200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高压风PTC新型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电力电子元器件盖体的自动打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