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操纵杆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40375.7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49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杜涛;肖超海;何平;李星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好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24 | 分类号: | B65D25/24;B65D6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1202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纵杆 支架 | ||
一种操纵杆支架,包括有:框架本体,于所述框架本体的横向安装有横梁;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受限地滑动连接在横梁上,并向横梁外侧部延伸形成有第一悬臂,所述第一悬臂的下端面延其长度方向形成有至少一个的第一槽口;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受限地滑动连接在横梁上,并向横梁外侧部延伸形成有第二悬臂,所述第二悬臂的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至少一个的第二槽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纵杆支架,可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滑动设置在横梁上,并结合操纵杆自身放置时的重心偏移,实现快速有效的定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将操纵杆捆扎,同时解绑和拿取繁琐、困难等问题,有效结合了操纵杆自身的结构特点,实现其利于收纳和取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操纵杆的收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操纵杆支架。
背景技术
在对叉车操纵杆的收纳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方式是将多个操纵杆捆绑一组,并统一收纳至框网中,装配时,根据需求拿取一定数量的操纵杆,由于装配需求量大,在每次装配使用时都需要将捆扎带解绑并弯腰拿取,劳动强度大,且现场管理也较为混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体为一种操纵杆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操纵杆支架,包括有:框架本体,于所述框架本体的横向安装有横梁;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受限地滑动连接在横梁上,并向横梁外侧部延伸形成有第一悬臂,所述第一悬臂的下端面延其长度方向形成有至少一个的第一槽口;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受限地滑动连接在横梁上,并向横梁外侧部延伸形成有第二悬臂,所述第二悬臂的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至少一个的第二槽口;其中,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相邻设置,且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方向上。
所述框架本体由上至下固设有多个均布排列的横梁,于每根所述横梁上安装有多组支架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架和一个所述第二支架为一组所述的支架组。
所述横梁的上壁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并槽口朝上的第一导向槽;所述横梁的左侧壁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并槽口朝左的第二导向槽;所述横梁的右侧壁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并槽口朝右的第三导向槽;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并分别形成有三个凸块以各自适配所述的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和第三导向槽,并嵌入其内以驱使凸块滑动连接在横梁上。
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为长条状板件结构,其第一悬臂分别位于该第一支架的前、后两端。
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为长条状板件结构,其第二悬臂分别位于该第二支架的前、两端后。
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具有预设间距。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纵杆支架,可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滑动设置在横梁上,并结合操纵杆自身放置时的重心偏移,实现快速有效的定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将操纵杆捆扎,同时解绑和拿取繁琐、困难等问题,有效结合了操纵杆自身的结构特点,实现其利于收纳和取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置多个操纵杆本体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横梁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好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好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403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压吸引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工业自动化仪表控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