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均匀降温的粘土砂用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42994.X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38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瑞意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08 | 分类号: | B22C5/08 |
代理公司: | 常州盛鑫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59 | 代理人: | 赵普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匀 降温 粘土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土砂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均匀降温的粘土砂用冷却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的粘土砂用冷却装置通常都是通过一个冷却面或多个冷却面进行贴附,降温效果仅局限在第一层粘土砂与冷却面接触的效果最佳,导致的降温冷却效果大打折扣,无法提高降温的效率的问题。一种可均匀降温的粘土砂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仓,冷却仓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且冷却仓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侧板的一侧转动连接,冷却仓的外圈一侧套接有连接齿轮,冷却仓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一端传动连接有传动齿轮。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接触不到冷却面的粘土砂冷却效果慢,影响到整体的冷却效率,使得降温冷却效果迅速提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土砂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均匀降温的粘土砂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粘土型砂主要由原砂、粘土(湿型砂为膨润土,干砂型为普通粘土和膨润土)、附加物(粘土砂中为煤粉)和水组成。造型过程中,型砂在外力作用下成形并达到一定的紧实度而成为砂型(芯),粘土砂生产过程中,受装置加热影响自身会携带很大的热量,需要对粘土砂进行降温冷却处理才可正常使用。
但是,市场上的粘土砂用冷却装置通常都是通过一个冷却面或多个冷却面进行贴附,降温效果仅局限在第一层粘土砂与冷却面接触的效果最佳,导致的降温冷却效果大打折扣,无法提高降温的效率,因此需要一种可均匀降温的粘土砂用冷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均匀降温的粘土砂用冷却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的粘土砂用冷却装置通常都是通过一个冷却面或多个冷却面进行贴附,降温效果仅局限在第一层粘土砂与冷却面接触的效果最佳,导致的降温冷却效果大打折扣,无法提高降温的效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均匀降温的粘土砂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仓,所述冷却仓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且冷却仓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侧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冷却仓的外圈一侧套接有连接齿轮,所述冷却仓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一端传动连接有传动齿轮,并且传动齿轮与连接齿轮之间通过卡尺啮合连接,所述冷却仓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呈圆形阵列分布的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包含有传导外框,所述传导外框的底部贯穿冷却仓的侧壁与冷却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导外框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腔且沿安装槽水平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呈线性阵列分布的伺服电机,并且伺服电机的顶部传动连接有扇叶,所述冷却仓的外表壁连通有进料管,且进料管的外圈一侧安装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伺服电机的外表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与相邻的安装槽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散热鳍片。
优选地,所述冷却仓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相邻的侧板的一侧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底座。
优选地,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齿轮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扇叶的底部之间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在人员使用时,通过进料管相冷却仓内部添加粘土砂,通过电机带动传动齿轮进行旋转,联动结构一并带动冷却仓进行旋转,使得冷却仓内侧的粘土砂在冷却仓内侧进行翻滚,增了粘土砂表面与冷却仓内壁的接触面积,通过传导外框将冷却仓内侧的热量进行导热向外排出,通过伺服电机带动扇叶旋转产生风力,帮助传导外框进行热量疏导,避免了接触不到冷却面的粘土砂冷却效果慢,影响到整体的冷却效率,使得降温冷却效果迅速提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瑞意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瑞意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429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电通讯一体化电子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细胞培养用转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