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固定夹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54840.2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04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超;李东泽;武应华;何奕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宇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姚昌胜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王家***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固定夹,包括底座、下固定块、夹持组件和转向组件;下固定块与底座通过转向组件连接,夹持组件位于下固定块远离底座的一侧;转向组件包括固定盘、活动杆、压缩弹簧、固定板和推动杆,固定盘与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底座的上表面,活动杆与固定盘转动连接,并与下固定块固定连接,且位于下固定块与固定盘之间,压缩弹簧与活动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活动杆的外侧,固定板与压缩弹簧固定连接,并位于压缩弹簧远离活动杆的一侧,推动杆与固定板滑动连接,并贯穿固定盘,通过对下固定块的转动方向的固定,从而不需要人工调整电缆的方向即可对不同来料方向的电缆进行夹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固定夹。
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固定夹大多数采用传统电缆捆扎方式来完成对电缆的固定,该种捆扎形式不利于对电缆进行安全防护,尤其是大规格电缆,在高电压、强电流工作状态下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现有的电缆固定夹采用下固定块和上固定块来对电缆进行固定,采用螺丝筒和螺丝杆来实现对上固定块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不同直径的电缆可在电缆固定夹中进行固定。
但现有的电缆固定夹对电缆进行夹持的方向是固定的,不能够对不同来料方向的电缆进行有效的夹持,从而使得需要人工调整电缆的方向以便电缆固定夹能对电缆进行夹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调整固定夹的方向以便固定夹能对不同来料方向的电缆进行夹持固定的电缆固定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固定夹,包括底座、下固定块、夹持组件和转向组件;所述下固定块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转向组件连接,所述夹持组件位于所述下固定块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转向组件包括固定盘、活动杆、压缩弹簧、固定板和推动杆,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固定盘转动连接,并与所述下固定块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下固定块与所述固定盘之间,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活动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活动杆的外侧,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压缩弹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压缩弹簧远离所述活动杆的一侧,所述推动杆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并贯穿所述固定盘。
其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上固定块、导向构件和支撑构件,所述上固定块与所述下固定块通过所述导向构件连接;所述导向构件位于所述下固定块的上方;所述支撑构件位于所述下固定块与所述上固定块之间。
其中,所述导向构件包括固定杆和滑动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下固定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固定块的上表面;所述滑动杆与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并与所述上固定块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上固定块的下表面。
其中,所述导向构件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并与所述滑动杆抵接,且位于所述固定杆靠近所述滑动杆的一侧。
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下固定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固定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上固定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固定块的下表面。
其中,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活动杆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活动杆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缆固定夹,通过推动所述推动杆在所述固定盘的开槽内移动,从而使得所述推动杆与所述固定板接触,此时继续推动所述推动杆,从而使得所述压缩弹簧可被压缩到极限,进而使得所述固定板移动到所述固定盘的凹槽内,此时将所述活动杆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得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固定板转动一定角度,此时所述固定板受到的推动力消失,由于所述压缩弹簧的自恢复作用,使得所述压缩弹簧和所述固定板复位,从而使得所述固定板可移动到所述固定盘的开槽内,进而可实现对所述下固定块的转动方向进行固定,通过对所述下固定块的转动方向的固定,从而不需要人工调整电缆的方向即可对不同来料方向的电缆进行夹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宇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宇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548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