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56358.2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66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景晓杰;刘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胸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郑州翊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5 | 代理人: | 涂连梅 |
地址: | 450008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腺癌 患者 术后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固定带,包括手臂固定带,手臂固定带从患者前胸依次包绕患肢外侧、后背并经从另一侧上肢腋下绕回前胸位置形成围合形状;手臂固定带上设置有供患肢手部从手臂固定带外部插入的手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手部放置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固定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固定带。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就目前而言手术是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早期,中期甚至部分晚期的患者来说,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不但能够清除病灶,而且能够明显地降低复发率。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由于手术创面较大、游离皮瓣、血运减少等不利因素,常会导致渗出增多、皮下积液;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还增加了住院时间及费用并影响下一步治疗;术后过早的活动使皮瓣与基底部分离是引起皮下积液的主要原因,术后保证皮瓣成活首要问题是使皮瓣固定不悬空而紧贴在胸壁上;实践证明加压包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临床上通常采用患肢固定带加压包扎,放置引流管等方法减少皮下积液。
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患肢固定带,通常使用一个长条状的固定带将手臂和胸部体一同固定,这样话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手臂稍有活动就可能影响到患处;而且通常不设置手部放置处,使手部长时间处于下垂状态,可能会影响患者手部血液流通,进而影响患者患处的恢复;而一些设置有患者的手部放置结构的,也通常上通过绑带将患者的手部固定在胸口处,使手部长时间保持一个状态,进而给患者的手部带来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手部放置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固定带。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固定带,包括手臂固定带,手臂固定带从患者前胸依次包绕患肢外侧、后背并经从另一侧上肢腋下绕回前胸位置形成围合形状,手臂固定带上设置有供患肢手部从手臂固定带外部插入的手托。
优选地,手臂固定带呈长条状,两端部以衣服门襟形式接合。
优选地,手臂固定带两端部通过拉链、魔术扣、按扣,或扣眼与扣鼻相配合的形式接合。
优选地,手托设置在手臂固定带外表面上位于胸前、远离患肢的一侧。
优选地,手臂固定带的两端部在胸前位置接合,靠近患肢的一端设置为上压襟,靠近手托的一端设置为下压襟。
优选地,患肢固定带还包括胸部固定带,胸部固定带一端固定在手臂固定带背部内侧,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手臂固定带的接合部,胸部固定带的外表面与手臂固定带的部分内表面相配合构成患肢容纳空间。
优选地,胸部固定带与手臂固定带接合部可拆卸连接的一端通过魔术贴粘贴于手臂固定带的下压襟里侧。
优选地,手托呈兜袋状。
优选地,手托呈左右开口的筒状。
优选地,手托为内外两层,内层呈兜袋状,外层呈左右开口的筒状。
优选地,胸部固定带和手臂固定均为弹性布带,其宽度为12cm-2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使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手臂固定带,手臂固定带从患者前胸依次包绕患肢外侧、后背并经从另一侧上肢腋下绕回前胸位置形成围合形状,用于固定患者的患肢和患处,防止患者的患肢由于活动而对患者患处造成二次伤害,进而影响患者患处的愈合;手臂固定带上设置有供患肢手部从手臂固定带外部插入的手托;手托用于放置患者的手部,患者的手臂通过手臂固定带固定后,手部处于自然下垂状态,长时间保持此状态可能使患者感觉不适,可通过将手放入手托内,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未经河南省胸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56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吊耳安装与拆卸的消声器挂钩
- 下一篇:一种整体式纺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