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动轮轮齿面感应淬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59038.2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13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赵春喜;张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五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9/32;C21D1/42 |
代理公司: | 山东智汇盛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21 | 代理人: | 孙兆乾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轮齿 感应 淬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轮轮齿面感应淬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架,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竖直槽,所述滑动槽的内底部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杆头处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放置有加工件,所述支撑架的内底部设置有感应加温装置,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限位装置。本装置中,通过设置与环形块内壁密封相抵的支撑板,能够在加工件淬火过程中实现环形块的密封,从而可减少热量的流失,同时利用隔热材料制成的环形块和支撑板,能够避免热量的传递,使得热量的利用率更高,可有效提高驱动轮轮齿面的淬火效率,可利用环形块实现对电磁加热器的环绕,能够对操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轮轮齿面感应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或Ac1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进行马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感应淬火是利用电磁感应在工件内产生涡流而将工件进行加热;
传统的感应淬火装置大多裸露在外,容易在淬火过程中造成热量的流失,进而会增大能源的消耗,而且在齿轮取出过程中容易触碰到高温的感应淬火装置,会造成操作人员的烫伤,安全性较低,因而我们需要设计一款减少热量流失且安全性更高的驱动轮轮齿面感应淬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热量流失较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驱动轮轮齿面感应淬火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驱动轮轮齿面感应淬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架,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竖直槽,所述竖直槽的内底部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杆头处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放置有加工件,所述支撑架的内底部设置有感应加温装置,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限位装置。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每个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杆的上端均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
优选地,所述感应加温装置包括固定于支撑架内顶部的环形块,所述环形块的内壁固定有电磁加热器,所述支撑板与环形块的内壁对应。
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器与加工件对应,所述环形块和支撑板均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开设于支撑板上端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的端部相互固定,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周向侧壁均螺纹转动连接有弧形挡块。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开设有放置槽,其中一个所述转动杆的端部贯穿至放置槽内部,两个所述转动杆均为螺纹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装置中,通过在支撑板内部设置限位装置,能够实现两端弧形挡块的对称移动,可方便对不同大小的加工件进行限位,使得感应淬火装置的适用性更高,同时也可保证加工件与电磁加热器的中心位置的对应,结合限位杆和限位槽的限位作用,能够实现支撑板稳定性更好,进而可实现加工件的轮齿面的均匀受热,使得淬火效果更好;
2、本装置中,通过设置与环形块内壁密封相抵的支撑板,能够在加工件淬火过程中实现环形块的密封,从而可减少热量的流失,同时利用隔热材料制成的环形块和支撑板,能够避免热量的传递,使得热量的利用率更高,可有效提高驱动轮轮齿面的淬火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驱动轮轮齿面感应淬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驱动轮轮齿面感应淬火装置中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五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五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590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及铜合金微通道扁管
- 下一篇:塔型取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