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洞单向掘进在洞口附近贯通的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59346.5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7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郑寰宇;周祥;梁露;蒋昌盛;李晓敏;谭傢元;熊成;杨文忠;黄春龙;陈人豪;黄云;王涛;孙朋雷;周东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石本定 |
地址: | 53000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洞 单向 掘进 洞口 附近 贯通 施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隧洞单向掘进在洞口附近贯通的施工结构,隧洞靠近山体侧为正向掘进导洞,正向掘进导洞上部为导洞上台阶,下部为导洞下台阶;掘进时,导洞上台阶和导洞下台阶的内侧壁铺设正向初期支护,外侧壁铺设临时支护;隧洞远离山体侧为反向掘进主洞,掘进时,主洞上台阶和主洞下台阶的外侧壁铺设反向初期支护。本实用新型可降低单向掘进至出口附近,由于围岩土体薄弱松软造成的洞口落石,山体滑坡等事故,极大提高了洞口处施工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洞单向掘进在洞口附近贯通的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隧道贯通应采用双向开挖贯通的方式,两端隧洞入口处同时做好防护,同时掘进到山体中部交汇贯通,贯通处四周围岩坚固稳定,贯通时隧洞安全系数高。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常常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导致一端隧道口施工困难,不具备大型建筑机械施工条件,无法进行大规模掘进施工,因此无法采用双向开挖掘进的方式施工,只能采用单向掘进,在洞口附近贯通的施工方案。
但是隧洞单向掘进也有以下难点:由于靠近洞口处的岩体薄弱,且处于山体偏压状态,大型机械工作的震动下,土体易下滑坍塌,极易发生洞口落石,山体滑坡等事故,严重影响洞口贯通部的施工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洞单向掘进在洞口附近贯通的施工结构,可降低单向掘进至出口附近,由于围岩土体薄弱松软造成的洞口落石,山体滑坡等事故,极大提高了洞口处施工的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隧洞单向掘进在洞口附近贯通的施工结构,隧洞靠近山体侧为正向掘进导洞,正向掘进导洞上部为导洞上台阶,下部为导洞下台阶;掘进时,导洞上台阶和导洞下台阶的内侧壁铺设正向初期支护,外侧壁铺设临时支护;隧洞远离山体侧为反向掘进主洞,掘进时,主洞上台阶和主洞下台阶的外侧壁铺设反向初期支护。
所述正向初期支护包括:正向初期支护层A、正向初期支护层B、正向初期支护层C和正向初期支护层D,锚杆(5)垂直穿过以上各层,端部穿入围岩内锚定。
所述临时支护包括:临时支护层A、临时支护层B、临时支护层C和临时支护层D,锚杆垂直穿过以上各层,端部穿入岩土内锚定。
所述反向初期支护包括:反向初期支护层A、反向初期支护层B、反向初期支护层C和反向初期支护层D,锚杆垂直穿过以上各层,端部穿入围岩内锚定。
所述正向掘进导洞的内外侧壁设置小导管超前支护。
所述隧洞的反向入口围岩上设置管棚和套拱。
隧洞单向掘进在洞口附近贯通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正常掘进方式单向掘进至距洞口暗洞桩号30m;
(2)停止掘进,并在隧洞的山体内侧部位,改成单侧壁导洞法,开始沿导洞上台阶开挖,边掘进边支护,并进行内壁的正向初期支护,同时也进行外侧洞壁的临时支护;
(3)当导洞上台阶掘进5-10m后,导洞下台阶开挖,边掘进边支护,并进行内壁的正向初期支护,同时也进行外侧洞壁的临时支护,直至隧洞掘进至洞口暗洞桩号,出洞完成;
(4)施工洞口截排水沟,管棚施工;
(5)反向掘进,主洞上台阶开挖,在主洞上台阶的外侧洞壁进行反向初期支护,边掘进边支护;
(6)当导洞上台阶掘进5-10m后,主洞下台阶开挖,在主洞上台阶的外侧洞壁进行反向初期支护,边掘进边支护,掘进的同时逐渐拆除临时支护,直至隧洞完全贯通;
(7)浇筑隧道仰拱,铺设土工布、防水板,采用模板台车全断面一次模筑二次衬砌;
所述隧道掘进按架立一环钢拱架为一循环进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593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颗粒原料加工用的造粒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机壳碗形塞压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