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致病微生物荧光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64938.6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86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吴翼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宁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24 |
代理公司: | 山东恒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47 | 代理人: | 张绍磊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致病 微生物 荧光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荧光检测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致病微生物荧光检测装置,其提高便捷性,提高清洗消毒效率;包括检测仪本体、支撑板、光杠、顶板、伸缩杆、电机、弹簧、往复丝杠、刷毛、底板、横板、夹持机构和烘干机构,检测仪本体安装在底板顶端,支撑板后端连接检测仪本体前端,两组光杠底端均连接支撑板顶端,两组光杠顶端均连接顶板底端,两组伸缩杆和两组弹簧底端均连接顶板顶端,两组弹簧分别在两组伸缩杆的外侧,两组伸缩杆和两组弹簧顶端均连接横板底端,电机安装在横板底端,电机输出端连接往复丝杠顶端,往复丝杠穿过顶板并且与顶板螺纹连接,往复丝杠的底端设置有刷毛,支撑板顶端设置有圆形凹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荧光检测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致病微生物荧光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荧光是物质吸收光照或者其他电磁辐射后发出的光,当吸收强度较大时,可能发生双光子吸收现象,导致辐射波长短于吸收波长的情况发生,当辐射波长与吸收波长相等时,既是共振荧光,常见的例子是物质吸收紫外光,发出可见波段荧光。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2021841833.8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效率微生物荧光检测设备,但是在使用时发现,当对检测管使用完毕后,需要去专门的清洗消毒装置对检测管进行消毒,以免下次使用造成二次影响,造成对检测管清洗消毒十分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便捷性,提高清洗消毒效率的致病微生物荧光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致病微生物荧光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仪本体、支撑板、光杠、顶板、伸缩杆、电机、弹簧、往复丝杠、刷毛、底板、横板、夹持机构和烘干机构,检测仪本体安装在底板顶端,支撑板后端连接检测仪本体前端,两组光杠底端均连接支撑板顶端,两组光杠顶端均连接顶板底端,两组伸缩杆和两组弹簧底端均连接顶板顶端,两组弹簧分别在两组伸缩杆的外侧,两组伸缩杆和两组弹簧顶端均连接横板底端,电机安装在横板底端,电机输出端连接往复丝杠顶端,往复丝杠穿过顶板并且与顶板螺纹连接,往复丝杠的底端设置有刷毛,支撑板顶端设置有圆形凹槽;
夹持机构转动安装在圆形凹槽中,用于对多组检测管的固定;
烘干机构安装在顶板底端,用于对清洗消毒后的检测管进行烘干;检测管放入检测仪本体中检测完毕后,将检测管取出,操作人员将酒精喷入检测管中,同时将酒精喷在刷毛上,将多组检测管分别在夹持机构上,当一组检测管在刷毛的正下方,启动电机,从而使往复丝杠在顶板的配合下带动刷毛转动的同时进行上下的往复移动,从而使刷毛在检测管内部上下移动的同时对检测管内部进行转动清洗消毒,清洗完一组检测管时,使夹持机构进行等角度转动,使另一组检测管移动到刷毛的正下方,如此反复,提高便捷性,提高清洗消毒效率。
优选的,夹持机构包括圆盘、龙门架、步进电机、转轴和环形滑块,圆形凹槽的内侧壁设置有环形滑槽,圆盘顶端设置有多组固定槽,固定槽的内侧壁均设置有橡胶环,圆盘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滑块,环形滑块在环形滑槽中滑动安装,龙门架顶端连接支撑板底端,步进电机安装在龙门架内部底端,步进电机输出端连接转轴底端,转轴顶端延伸至圆形凹槽中并且连接圆盘底端;将多组检测管分别插入固定槽中并且分别通过橡胶环固定,启动步进电机,使转轴在环形滑块的配合下带动圆盘进行等角度转动,从而使多组检测管依次来到刷毛的正下方,提高便捷性。
优选的,烘干机构包括热风机、输风管和输风斗,热风机顶端连接顶板底端,热风机输出端连通输风管顶端,输风管底端连通输风斗输入端;当检测管被清洗消毒后来到输风斗的正下方,启动热风机,对空气加热后通过输风管和输风斗喷向检测管内部,从而对检测管内部快速烘干,提高便捷性。
优选的,还包括环形轨道和滑轮,环形轨道安装在圆形凹槽的底端,多组滑轮顶端均连接圆盘底端,多组滑轮均在环形轨道上滑动安装;圆盘在环形轨道和多组滑轮的配合下进行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宁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宁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649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