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晶圆传输机械手的末端晶圆翻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70781.8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31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远;陆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星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2 | 分类号: | B25J15/02;B25J15/06 |
代理公司: | 无锡智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2 | 代理人: | 宋春荣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传输 机械手 末端 翻转 机构 | ||
一种用于晶圆传输机械手的末端晶圆翻转机构,包括壳体、电机、小带轮、大带轮、片叉、回转式旋转接头和旋转轴,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的一侧,大带轮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另一侧,小带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大带轮与小带轮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旋转轴的一端穿设在大带轮上并与大带轮固定连接,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设出壳体后与片叉固定连接,所述回转式旋转接头的一端穿设有真空气管,回转式旋转接头的另一端与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中部设置有第一真空气道,片叉上设置有第二真空气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尺寸小,气路布置简单,使用的真空气管较短,不会出现真空气管之间存在摩擦的情况,生产成本低,生产工序少,生产时长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晶圆传输机械手的末端晶圆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在晶圆生产加工过程中,有多个工序需要对晶圆的正反两面进行操作,因此生产设备内需要配备晶圆翻转机构。翻转机构若是一个独立的机构,那么机械手将晶圆传输至翻转机构再取回,这个过程势必浪费工作时间,降低生产效率。因此目前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在开发依附于机械手末端的晶圆翻转机构,机械手夹持或吸附晶圆后即可翻转,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目前的翻转机构,尺寸较大,气路布置结构复杂,需要使用较长的真空气管,真空气管之间存在较多摩擦,因此生产成本较高,生产工序较多,生产时长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晶圆传输机械手的末端晶圆翻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晶圆传输机械手的末端晶圆翻转机构,包括壳体、电机、小带轮、大带轮、片叉、回转式旋转接头和旋转轴,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的一侧,大带轮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另一侧,所述小带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大带轮与小带轮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穿设在大带轮上并与大带轮固定连接,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设出壳体后与片叉固定连接,所述回转式旋转接头的一端穿设有真空气管,回转式旋转接头的另一端与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中部设置有第一真空气道,片叉上设置有第二真空气道,所述第一真空气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真空气道和真空气管相连通,所述片叉远离旋转轴的端部上设置有吸附孔,吸附孔与第二真空气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与大带轮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呈矩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晶圆传输机械手的末端晶圆翻转机构,电机驱动小带轮转动,并利用小带轮和大带轮之间用同步带传动,从而实现调整传动比,增大扭矩,电机转速一般相对较高,但翻转机构所需的速度较低,通过同步带传动比的调整,可以适当降低速度,增大扭矩,使得电机可以选用更多不同规格,并且可以使用速度低、扭矩大的步进电机,适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尺寸小,气路布置简单,使用的真空气管较短,不会出现真空气管之间存在摩擦的情况,生产成本低,生产工序少,生产时长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星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星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707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标签打印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