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度间接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78427.X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59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吕超;陈雪平;李明燚;李小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绿鑫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02 | 分类号: | G01K13/02;G01K1/022;G01K1/14;G01K1/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0 | 代理人: | 姜华 |
地址: | 512100 广东省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间接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间接测量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溶液的罐体以及两根导热油管,两根导热油管的一端连通并插入罐体内的液面以下,两根导热油管的另一端位于罐体的外侧,两根导热油管的另一端通过油泵连接形成回路,位于罐体外侧的导热油管上设置有温度监控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温度间接测量装置通过监控导热油的温度间接监控罐体内的温度变化,可以不间断监控生产过程中温度变化,又可以保护监测装置不受车间物料腐蚀影响,提高了在强酸强碱介质中测量温度的准确性和装置可靠性,保证安全正常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间接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在生产过程中监控温度主要依靠手持式温度计和自动感应式温度监控装置进行测定。手持式温度计需要操作人员频繁操作,且不能不间断监控温度;自动感应式温度监控装置在强酸强碱介质中容易腐蚀损坏,频繁发生故障,影响安全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间接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温度间接测量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溶液的罐体以及两根导热油管,两根导热油管的一端连通并插入罐体内的液面以下,两根导热油管的另一端位于罐体的外侧,两根导热油管的另一端通过油泵连接形成回路,位于罐体外侧的导热油管上设置有温度监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油管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贴合的不锈钢波纹软管层、不锈钢编织层以及玻璃纤维层,所述不锈钢波纹软管层的内侧壁涂覆有聚四氟乙烯层。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监控装置包括测温探头,测温探头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灌装于外壳内的封装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封装材料为环氧丙烯酸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材料为氮化硅陶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温度间接测量装置通过监控导热油的温度间接监控罐体内的温度变化,可以不间断监控生产过程中温度变化,又可以保护监测装置不受车间物料腐蚀影响,提高了在强酸强碱介质中测量温度的准确性和装置可靠性,保证安全正常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热油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测温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罐体1、导热油管2、聚四氟乙烯层20、不锈钢波纹软管层21、不锈钢编织层22、玻璃纤维层23、油泵3、温度监控装置4、测温探头40、外壳41、温度传感器42、封装材料4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见图1-3,一种温度间接测量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溶液的罐体1以及两根导热油管2,两根导热油管2的一端连通并插入罐体1内的液面以下,两根导热油管2的另一端位于罐体1的外侧,两根导热油管2的另一端通过油泵3连接形成回路,位于罐体1外侧的导热油管2上设置有温度监控装置4。
本实用新型的温度间接测量装置通过监控导热油的温度间接监控罐体1内的温度变化,可以不间断监控生产过程中温度变化,又可以保护监测装置不受车间物料腐蚀影响,提高了在强酸强碱介质中测量温度的准确性和装置可靠性,保证安全正常生产。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油管2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贴合的不锈钢波纹软管层21、不锈钢编织层22以及玻璃纤维层23,所述不锈钢波纹软管层21的内侧壁涂覆有聚四氟乙烯层2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不锈钢波纹软管层21的内侧壁涂覆有聚四氟乙烯层20,耐高温,耐腐蚀性好,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绿鑫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韶关绿鑫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784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