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成像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79552.2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11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孙瑜;励维芳;金银芳;戴付建;赵烈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2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唐振北 |
地址: | 315499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镜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像镜头。成像镜头包括:镜筒;隔圈;遮光片;透镜组,透镜组包括多个透镜,多个透镜沿镜筒的轴向依次排列在镜筒中,隔圈和遮光片位于多个透镜中不同的相邻两个透镜之间,多个透镜中至少包括一个梭形透镜,梭形透镜具有光学有效部和光学结构部,光学结构部位于光学有效部的外周侧并通过凹部与光学有效部过渡连接,光学有效部为双凸结构,光学结构部朝向物侧的面为第一承靠面,光学结构部朝向像侧的面为第二承靠面,第一承靠面与第二承靠面通过凸台结构连接,凸台结构与镜筒的内壁面抵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成像镜头存在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光学成像领域和光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成像镜头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逐步从传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向安防视频监控、可穿戴式显示装置等领域进行渗透。由于应用场景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为使用可靠性对成像镜头的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成像镜头的结构角度上,如何在多重环境中,保证成像镜头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定性,是难点之一。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成像镜头存在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成像镜头存在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像镜头,包括:镜筒;隔圈;遮光片;透镜组,透镜组包括多个透镜,多个透镜沿镜筒的轴向依次排列在镜筒中,隔圈和遮光片位于多个透镜中不同的相邻两个透镜之间,多个透镜中至少包括一个梭形透镜,梭形透镜具有光学有效部和光学结构部,光学结构部位于光学有效部的外周侧并通过凹部与光学有效部过渡连接,光学有效部为双凸结构,光学结构部朝向物侧的面为第一承靠面,光学结构部朝向像侧的面为第二承靠面,第一承靠面与第二承靠面通过凸台结构连接,凸台结构与镜筒的内壁面抵接。
进一步地,凹部为弧面或平面。
进一步地,第一承靠面与梭形透镜物侧的透镜承靠,隔圈设置在梭形透镜的像侧且与第二承靠面承靠;和/或镜筒的内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光学结构部的厚度a与光学有效部在光轴上的厚度b之间满足:0.2a/b0.6。
进一步地,光学结构部的径向高度c与梭形透镜的径向高度d之间满足:c/d0.5。
进一步地,第一承靠面的径向高度h1满足:h10.1mm;和/或第二承靠面的径向高度h2满足:h20.1mm。
进一步地,凸台结构与镜筒的抵接面在光轴上的长度e与凸台结构的径向高度f之间满足:e/f1.5。
进一步地,梭形透镜与其物侧的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满足:T0.5mm。
进一步地,隔圈的厚度m与隔圈的径向宽度n之间满足:m/n0.6。
进一步地,梭形透镜的材质是玻璃;和/或镜筒的外周侧具有螺纹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成像镜头包括镜筒、隔圈、遮光片和透镜组,透镜组包括多个透镜,多个透镜沿镜筒的轴向依次排列在镜筒中,隔圈和遮光片位于多个透镜中不同的相邻两个透镜之间,多个透镜中至少包括一个梭形透镜,梭形透镜具有光学有效部和光学结构部,光学结构部位于光学有效部的外周侧并通过凹部与光学有效部过渡连接,光学有效部为双凸结构,光学结构部朝向物侧的面为第一承靠面,光学结构部朝向像侧的面为第二承靠面,第一承靠面与第二承靠面通过凸台结构连接,凸台结构与镜筒的内壁面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795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干扰视频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板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