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抗震、无裂缝预制叠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79729.9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04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印学军;蔡伟;黄赛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中兴汤臣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E04C5/06;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汉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2 | 代理人: | 纪广宇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裂缝 预制 叠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抗震、无裂缝预制叠合板,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混凝土浇筑体,所述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纵向等距阵列穿接有横撑构件,所述混凝土浇筑体内部横向等距阵列穿接有纵撑构件,所述纵撑构件和所述横撑构件在所述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纵横交叉设置,所述混凝土浇筑体内部横向等距阵列设置有桁架构件,所述桁架构件位于所述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部分均与所述横撑构件和所述纵撑构件相连接,且相互之间通过钢丝绳捆扎于一体;它可以实现方便叠合板相互之间的连接,同时连接裂缝较小,并且将内部钢筋构件与桁架之间采用立体几何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其相互之间形成稳定的支撑,进而提高其的抗震能力,使得结构强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抗震、无裂缝预制叠合板。
背景技术
叠合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预制预应力薄板(厚5~8厘米)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叠合板相互之间的连接构件都是设置在其侧边,使得相互之间的连接裂缝较大,影响相互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并且传统的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钢筋构件基本都是平铺设置,与顶面桁架之间关联较小,进而使得整体的抗震性能较差,结构强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抗震、无裂缝预制叠合板,它可以实现将相互之间的连接构件设置在混凝土浇筑体的顶面,方便相互之间的连接,同时连接裂缝较小,并且将内部钢筋构件与桁架之间采用立体几何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其相互之间形成稳定的支撑,进而提高其的抗震能力,使得结构强度更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抗震、无裂缝预制叠合板,包括混凝土浇筑体,所述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纵向等距阵列穿接有横撑构件,所述混凝土浇筑体内部横向等距阵列穿接有纵撑构件,所述纵撑构件和所述横撑构件在所述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纵横交叉设置,所述混凝土浇筑体内部横向等距阵列设置有桁架构件,所述桁架构件位于所述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部分均与所述横撑构件和所述纵撑构件相连接,且相互之间通过钢丝绳捆扎于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横撑构件包括横撑钢筋,所述横撑钢筋呈波浪状等距弯折,且弯折单元呈正四边形,所述横撑钢筋弯折形成有横向立体空槽,所述横向立体空槽间歇性的等距阵列于所述横撑钢筋顶部,所述横撑钢筋两端分别弯折形成有横向连接端头。
进一步的,所述纵撑构件包括纵撑钢筋,所述纵撑钢筋呈波浪状等距弯折,且弯折单元呈正四边形,所述纵撑钢筋弯折形成有纵向立体空槽,所述纵向立体空槽间歇性的等距阵列于所述纵撑钢筋底部,所述纵撑钢筋两端分别弯折形成有纵向连接端头。
进一步的,所述桁架构件包括桁架连接钢筋,所述桁架连接钢筋底面交叉焊接有桁架支杆,所述桁架支杆弯折呈“W”,且形成有连接竖杆,两个所述桁架支杆九十度垂直交叉焊接形成为一组支撑件,且所述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等距焊接有多组支撑件。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连接端头和所述纵向连接端头凸出于所述混凝土浇筑体顶面,且与所述混凝土浇筑体顶面相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立体空槽与所述横向立体空槽在所述混凝土浇筑体内部垂直交叉设置,且垂直中心线相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竖杆垂直设置于所述纵向立体空槽与所述横向立体空槽垂直交叉的中心轴线处,所述连接竖杆顶底端分别与所述横撑钢筋和所述纵撑钢筋捆扎于一体。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将横向连接端头和纵向连接端头设置于混凝土浇筑体顶面之上,在方便连接操作的同时,可降低相互之间的连接裂缝,使得叠层板相互之间连接更加紧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中兴汤臣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中兴汤臣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797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