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升降的液氮转移杯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81754.0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5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翁秀秀;李万宏;肖金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B66F7/00;B66F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马文巧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升降 液氮 转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升降的液氮转移杯,杯体内侧上部固定设置有放置箱,放置箱的地部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固定阻隔板开设有若干组第二通孔,固定阻隔板上部设置有移动阻隔板,固定阻隔板与移动阻隔板滑动连接,移动阻隔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移动阻隔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以控制移动阻隔板上下移动的升降限位组件;移动阻隔板中部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电机的输出轴轴接有旋转杆,旋转杆位于放置箱内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位于放置箱内部并与放置箱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简单易携带,能够快速帮助实验人员夹取样品,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提高了生物样品夹取的精准度,有效降低了实验人员的手部冻伤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升降的液氮转移杯。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室中应用的液氮转移杯多为筒罐式单腔结构,其深度较大,当液氮完全倒入传统液氮杯中,生物样品置于其内,液氮杯的深度影响了其内生物样品的可视性,同时,必须利用与液氮杯高度相当的镊子才可将生物样品取出,这限制了实验人员的操作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升降的液氮转移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升降的液氮转移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内侧上部固定设置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地部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所述杯体内部设置有分隔机构,所述分隔机构包括固定阻隔板,所述固定阻隔板开设有若干组第二通孔,所述固定阻隔板上部设置有移动阻隔板,所述固定阻隔板与所述移动阻隔板滑动连接,所述移动阻隔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移动阻隔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以控制移动阻隔板上下移动的升降限位组件;所述移动阻隔板中部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移动阻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轴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部位于所述放置箱内部,所述旋转杆位于所述放置箱内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位于所述放置箱内部并与所述放置箱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箱内部两侧固定设置有两根立柱,两根所述立柱分别位于所述放置板的两侧,所述放置板与所述立柱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板的中部抵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旋转杆螺纹连接;所述放置板中部开设有光孔,所述旋转杆贯穿所述光孔并位于所述放置板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移动阻隔板、所述固定阻隔板和所述放置箱三者的外轮廓的倾斜程度保持一致,所述移动阻隔板与所述放置箱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移动阻隔板与所述固定阻隔板之留有可调节的间隙。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规格完全相同。
优选的,所述升降限位组件包括伸缩部,所述伸缩部贯穿所述杯体的上壁,所述伸缩部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一端为竖板,所述竖板的背部与所述固定阻隔板滑动连接;所述竖板上开设有若干组孔槽;所述竖板远离所述固定阻隔板的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靠近所述竖板的一侧呈三角形,所述卡块远离所述竖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杯体侧壁,所述固定杆位于杯体侧壁外壁一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外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杯体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部为电动伸缩杆或者气缸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外壳远离所述杯体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固定杆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杯体底部设置有抽屉,所述抽屉内部放置有镊子,所述拉杆放置在所述抽屉内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液氮转移杯设计为可升降模式,避免了实验人员从液氮转移杯底部夹取样本;从底部夹取样品,一方面极易冻伤实验人员的手部,另一方面样品飘落在液氮的底部,夹取的精准度不高,增加了夹取样品的时间,上述两方面因素增加了实验人员手部冻伤的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817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