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型钢混凝土楼盖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82031.2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40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傅礼铭;傅纤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成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E04B1/38;E04C5/03;E04G21/02;E04G21/12;E04G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混凝土 楼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型钢混凝土密肋空腔楼盖,涉及装配式空腔楼板技术领域,一种型钢混凝土密肋空腔楼盖包括面板层、至少两个空腔构件和密肋梁,空腔构件之间通过密肋梁连接,面板层覆设于空腔构件上,并与空腔构件和密肋梁成一整体;密肋梁设有混凝土基体、型钢基板和受力筋;受力筋设置于型钢基板上;空腔构件对称设有至少两个支撑位;支撑位与型钢基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型钢混凝土密肋空腔楼盖可以节省施工时间,免除模板并减少了支模撑杆的数量,节约工期,可有效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空腔楼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型钢混凝土楼盖。
背景技术
目前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涉及装配式空腔楼板的施工往往是采用部分预制、部分现浇的形式。即一块整体的楼板是先采用预制空腔铺装,再现浇混凝土梁而形成。一方面,这种施工方法需要在底部支设大量支撑和模板,用以支撑空腔模板及空腔的重量,尤其是支撑现浇梁的重量;而现有的施工技术下,需要大量的支撑架密布放置以保证支撑的安全可靠,导致施工场地的空间环境极大受限,在施工期内,现场工具材料无法摆放而且杂乱无序,影响施工进度,存留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现浇混凝土施工时作业人员踩踏和受力不均,造成下沉而产生大量的板底变形现象,这时需要调整支撑结构或对应加强局部结构强度,现有施工技术对这种适应性调整极其不便,而且易造成施工地拥挤、工人穿插困难等情况,而且施工速度慢,导致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钢混凝土楼盖。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型钢混凝土楼盖,包括面板层、至少两个空腔构件和密肋梁,空腔构件之间通过密肋梁连接,面板层覆设于空腔构件上,并与空腔构件和密肋梁成一整体;
密肋梁设有混凝土基体、型钢基板和受力筋;受力筋设置于型钢基板上;
空腔构件对称设有至少两个支撑位;支撑位与型钢基板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型钢基板为工字钢、槽钢、H型钢、倒T字型钢或一字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受力筋为开口箍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受力筋与型钢基板焊接或螺栓连接为整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支撑位与密肋梁相连,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铰接或插销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支撑位为凹槽、凸起或外伸钢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支撑位设有保护层,其中保护层为铁皮、钢板、塑料软胶或高性能复合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受力筋嵌入面板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型钢基板端部为为三角拼接口或一字拼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型钢混凝土楼盖与现有技术相比,型钢基板的设置增加了密肋梁未浇捣混凝土前的早期强度,实现了完全免模板施工,减少了支撑立杆的数量。此外,型钢基板材料可以直接参与密肋梁的受力作用,减少了密肋梁的配筋,节约工期,有效降低了成本。大量节省模板和钢筋,有效减少碳排放量。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型钢混凝土楼盖通过设置可灵活插接拼装的密肋梁型钢基板模块,可以自由适应调节施工密肋梁的形状、大小,根据施工方案快速匹配、快速完成搭建施工。
(3)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型钢混凝土楼盖全部部件均可分批有序在工厂生产加工,不仅极大方便场地间运输,而且在应用于高层建筑的吊运、组装时,具有明显的施工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成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大成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82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齿轮流水线在线旋铆装置
- 下一篇:工作辊轴承座组件及拉弯矫